“我建议各级政府能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授予公交车‘道路优先权’,也呼吁广大市民日常驾车出行,不要占用公交车站,适度让一让公交车,这样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才能享受到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1月15日,省人大代表、怀化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5路车驾驶员杨骐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民生无小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这让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杨骐铭特别暖心。
“公交车,就是最普惠、最基础、兜底性的民生项目之一。”杨骐铭干了18年的公交车驾驶员,深知公交车对普通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不少地方的公交行业面临发展困境,员工收入降低、运营线路减少,有的甚至一度停运。
“造成这种局面,原因很复杂。但公交作为公共交通最基础的构成,不但不能停,还要办得更好。”杨骐铭告诉记者,此次参加省两会,他带来的建议就是聚焦构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公交行业。
“首先要制定规章制度授予公交车‘道路优先权’,并严格落实。”杨骐铭解释,“给公交车‘道路优先权’,可不是让我们司机开着爽,还是为了让老百姓乘坐更舒适。”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个别区域停车位不足,一些公交车站被私家车或共享单车占据,影响了公交车的运营效率。道路也更拥挤,少数私家车会与公交车抢道。“本来一个小时的车程,晃晃悠悠开了一个半小时。车子起起停停,乘客坐着也不舒服。”
其次是推行“公交成本规制”。
公交成本规制是指合理界定公交行业各项运营成本范围,科学建立公交单位运输成本标准,并以此测算财政补贴和科学定价调价的政策。杨骐铭说:“该减的线路要减、该增加的也要加,财政拨款、票价制定,一切实事求是,科学性地降本增效。”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