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午,在沙洋县新建公交停保站内,国网沙洋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完成带电接跳线工作,停保站第一批新建的5台120千瓦充电桩投入运行。
工作人员在为公交车充电(荆门晚报通讯员 冯元昭 摄)
今年6月,沙洋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荆门分公司、国网沙洋县供电公司签订了沙洋县全域公交电动化战略合作协议,打通电动汽车预约、出行、充电、电源供应的壁垒,实现了公交企业与电网公司的合作共建,沙洋县公交停保站为第一个项目,这也是荆门市建设的首个光充一体化公交停保站。停保站可容纳50台公交车同时停泊,满足30台电动车同时充电的需求。项目配套建设光伏雨棚和屋顶光伏130kWp,在站内就可实现由“光”到“电”的“一站式”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里说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国网沙洋县供电公司综合能源项目部经理王新宇说,“我们备受鼓舞,对合力打造全域交通电动化项目,促进绿色公共出行更有干劲了!”
此前,该县公交公司将建成的10台充电桩接入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并计划陆续把在运的13台零散充电桩及新建充电桩分批接入车联网平台委托运营,形成全县统一化平台管理,实现便民的“e充电”。
“目前我们有40台纯电动公交车,实现了公交车辆全电动化。每天充电有3000多度,一个月要10万度左右。”沙洋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立说,“电动公交乘车环境更优、零污染,对于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居民获得感十分有益。”
“我们每天充一次,2个多小时就充满了,充电费用比开燃油车节省一大半。”公交司机杨继荣说,“开这个车,自己舒服,老百姓坐得也满意。”相比燃油公交,40台纯电动公交车一年可减少碳排放约2000吨。
接下来,在沙洋县全域公交电动化战略合作协议下,三方还将在沙洋合作共建40余个快充充电桩,同时辐射12个乡镇,覆盖沙洋主要交通枢纽,打造全域综合供能站,开展电池银行服务,“电”靓绿色低碳、美好幸福生活。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15日(春运第9天,农历腊月二十四)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114.1万人次,环比下降2.7%,比2019年同期下降46.8%,比2022年同期增长47.2%。其中: >>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11.1万人次,环比下降1.0%,比2019年同期下降17.8%,比2022年同期增长32.1%。 >> 公路发送旅客3134万人次,环比下降3.1%,比2019年同期下降51.7%,比2022年同期增长53.8%。 >> 水路发送旅客35.6万人次,环比下降9.1%,比2019年同期下降69.2%,比2022年同期增长3.3%。 >> 民航发送旅客133.4万人次,环比基本持平,比2019年同期下降23.9%,比2022年同期增长38.4%。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139.6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655.8万辆次,环比增长0.9%,比2019年同期增长6.4%,比2022年同期增长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