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以“悦享旅途 智行川蜀”为主题的苏州金龙海格客车2023智慧客车新体验的巡展活动正式收官。
从“天府之国”成都到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从情歌之城康定再到大凉山腹地、邛海之畔西昌,目穷三江源头、览尽峨眉山月,历时10余天,苏州金龙海格客车的旅行家(升级版)、海悦、途悦三款车型横跨3000余公里,将川西南地区的风景串联成线,同时也经受住了巴山蜀水多重地貌的严苛考验,凭借高舒适、“0故障”的优异表现得到了当地的客户的青睐与认可。
巴蜀“试剑” 海格客车安全性能见真章
行迹川西南,巴蜀之地的复杂地形地貌不仅孕育了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的旖旎风光,同时,重峦叠嶂与峰回路转之间,也是一场对车辆性能的深度考验。诗仙太白曾用“难于上青天”来形容蜀道之难,而如今,“山高坡陡、路险弯急”是驾驶员对此次行程的中肯评价。
采访中,甘孜州康定新川藏运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表示,从业多年来,正是因为见证过“天路”川藏线路况的艰难复杂,让他深知安全之于客运行业的重要性。“我们公司的运营路线以高原为主,安全压力是很大的,因此,对驾驶员和车辆的要求都很高。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高海拔、高严寒的特征,不仅是对驾驶员身体素质和驾驶技术的考验,对车辆品质的考验也是相当严格的,除了车辆动力性的要求之外,液力缓速器、供油系统加装预热功能以及高安全性的阀类都是典型的‘高寒配置’。多年来,苏州金龙的车辆经受住了高温差、高海拔、高严寒的考验,同时,近年来,苏州金龙还在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和技术更新,使车辆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作为旅游客车研发制造的领跑者,海格客车对提升车辆安全性有着不懈追求。2023年,海格“旅行家”车型全新再出发,不仅整体造型大胆突破,还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推出了单、双前挡风阻车型,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更重要的是,在安全性方面,大马力高静音发动机,配备怀档式控制的AMT变速箱和液力缓速器,让驾驶12米大巴犹如驾驶轿车般轻松,并可有效解决司机下长坡的后顾之忧。五连杆前空气悬架,大跨距后空气悬架和ESC,可以有效提高整车侧倾稳定性,车辆行驶稳定性高,承载力强,车辆转弯半径小,更适合蜿蜒曲折的山区路况。此外,WABCO 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可在距前部障碍物近时提醒司机并在紧急情况下提供自动紧急制动,电子后视镜以及摄像头+后部4颗超声波雷达,可进行障碍物提前预警,更好地守护行车安全。
不仅如此,对于客运企业而言,降本增效是永恒的主题,尤其对高寒地区的运营车辆而言,车辆磨损更大,运营成本更高。为助力客运企业提质增效,苏州金龙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不断优化设计,使海格全系旅游客车的油耗得到进一步降低,提升了车辆的运营效率。同时,苏州金龙还以智能化赋能客运企业,通过智慧客车整体解决方案,助力车队管理实现高效互联,其全新升级的G-BOS旅游宝和景区宝智慧运营系统,可适应城市内、城市间、城市到景区、景区观光车、定制化旅游用车等不同的运营场景。
文旅“狂飙” 高端商务车标准再提高
当下,从本地游到长途游,从国内游到出境游,旅游消费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旅游市场迎来崭新局面,其中,定制游、高端游正成为出行热点,由此,也对车辆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川宜宾骆鹿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随着旅游市场的高端化升级以及研学旅游的发展,更舒适、更豪华的乘坐体验备受青睐,因此,对苏州金龙高端商务车的用车需求很大。我们致力于为乘客提供一站式的旅游出行服务,今年又采购了一批苏州金龙的高端商务车,今后,随着旅游行业的井喷式发展,接下来定制旅游市场的发展空间广阔。”
作为旅游客车研发制造专家,苏州金龙全新升级的旅游客车完美诠释了高端旅游团体客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时尚性,秉承斯堪尼亚·海格品质理念,共享设计和制造团队,可选装1+1、2+1大商务座椅,105°~120°可调靠背设置,搭配大角度可调腿托,靠背曲线符合人体工程学,小吧台、水杯托、USB充电,以及高铁式下拉窗,航空行李架,整车莫兰迪系配色,营造惬意舒适的高端旅游体验。苏州金龙同时还构建了大数据研发和制造平台,利用大数据优化整车匹配及零部件,以高效动力、智能配置的优势,成为各地旅游客运和景区接驳市场的首选车型。
“贴合文旅复兴以及旅游市场的消费升级,在高端品质游、快行慢游的趋势下,商务化、舒适化和高安全的载客工具成为高端旅游市场的新需求。此次专线巡展,不仅是苏州金龙走近客户的诚意,更是海格旅行家(升级版)、海悦、途悦等车型服务旅游客运市场的实地拉练,今后,苏州金龙海格客车将持续以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经济性,近距离展现在全国各地的客户面前。”苏州金龙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2022年铁道统计公报》(简称《统计公报》)。 2022年,铁路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统计公报》显示: 一是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有力有效。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9.84亿吨,比上年增长4.4%。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6.73亿人。 二是铁路运输安全保持稳定。2022年全国铁路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 三是铁路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82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4.2万公里。 四是铁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发布铁路国家标准6项、铁路行业标准31项、铁路行业计量规程规范2项。发布由我国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铁路联盟(UIC)、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标准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