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副主管沈志明(Alvin Sim)表示,建造新加坡人每天乘坐的地铁隧道远非简单的挖洞铺轨那么简单。作为LTA工作14年的工程师,沈志明参与了滨海市区线和汤申-东海岸线的隧道建设,目前正在负责跨岛线项目。
随着新加坡加速推进2030年前将铁路网络扩展至约360公里的目标,该国正在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设备来保持建设进程的顺利进行。像沈志明这样的专家负责监督隧道施工,确保其安全性和高质量,同时保证项目按时完成并控制预算。
39岁的沈志明每天主持大型隧道项目会议,确保工程进度符合计划。他晚上睡觉时会将手机放在身边,以便能够立即应对意外情况,如地下水渗入等,确保隧道建设良好,提升国家的连通性。
沈志明解释说:”像其他空间有限的发达城市一样,我们越是利用地下空间,就能为住房和休闲等用途释放出更多宝贵的地面空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继续发展并保持强大的地下工程能力。”
新加坡使用隧道掘进机(TBM)来挖掘地下空间,创建隧道。这些TBM像巨大的机械蠕虫,吞噬岩石、土壤和地下的其他材料来创建隧道。
沈志明表示,LTA和新加坡建筑环境行业已经采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创新技术来辅助设计、规划和协调施工。他说:”BIM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过去,我们依赖2D图纸,每当隧道路线修改时,设计师都要对图纸进行大量修订。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人为错误。”
BIM技术帮助将2D图纸整合并转换为3D模型,使理解更加容易。这也有助于在设计早期阶段更好地识别潜在冲突,帮助做出明智决策,提高项目安全性。
除了BIM,新加坡还采用了其他创新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例如,在最近的环线工程中,项目团队首次在新加坡使用了专门设计的特殊切割工具,可以切割隧道路线上的钢筋混凝土桩。
LTA高级项目工程师郑栋恒(Bryan Chng)表示:”使用这些专门的TBM工具提高了生产力和安全性,因为工人不需要进入TBM前部手动凿打桩基。”
为了保护地面上现有建筑的完整性和安全,项目团队还采用了广泛的监测仪器,包括用于监测地面移动的数字水平仪,以及用于测量地面垂直结构倾斜度的倾斜仪。
总的来说,新加坡正在利用先进技术和创新工程方法,使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精确、高效、减少劳动强度,同时提高质量标准。这不仅提升了建设效率,也确保了公众和建设者的安全。正如郑栋恒所说:”从建设者到客户再到我的团队,我们都在确保施工安全方面发挥着作用。归根结底,我们有责任相互关照,确保每个人都能安全地回家与亲人团聚。”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