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天津地铁8号线项目负责人,今年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当前地铁8号线项目上,陈越正忙于指挥湘江道站等4站5区间盾构收尾施工、车站建设等,带领项目团队精益求精,力争建设品质地铁,助力“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参加工作近20年来,陈越就是这样敢闯敢试、追求卓越,成为一名地下深处匠心筑梦的优秀地铁工程师。
多年来,陈越刻苦钻研施工技术,创新性解决了大量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在地铁8号线项目湘江道站施工中,全新的矩形土压平衡顶管机进行施工。“由于该区间单线长52.5米、埋深12.7米,隧道长度太短,暗挖施工成本高,所以采用宽5.9米、高6.7米的矩形土压平衡顶管机施工是最高效的方案。”项目负责人陈越说。矩形顶管技术是采用顶管机边切削,边排土,边顶进,将预制管节逐段向前推进的一种非开挖施工工艺。其核心就是高效地将预制管节空间与土体进行地下空间体积置换,具有良好地层适用性。面对挑战,他发挥“定海神针”功效,带头学习新知识、新工艺,带领团队反复研究技术方案,最终实现国内首次使用矩形顶管机在地铁隧道正线掘进,为隧道建设技术的进步贡献了宝贵经验。
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和紧张的施工周期,陈越带领团队将技术创新作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在富水软土地层这一施工难题面前,他带领团队研发“富水软土地层下盾构机始发斜交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关键技术”。这一技术突破背后,是他无数次深入现场,与技术人员并肩作战,反复论证方案的缩影。“我们要像盾构机一样,奋力地向前掘进,再硬的岩层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陈越的话语,坚定了团队信心。
陈越与团队积极推动各项创新工法的应用,如“富水砂层下桩底扩孔灌注桩施工工法”等。这些工法在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节约了大量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交通运输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埋头苦干、担当奉献,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基础设施 (一)铁路。 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8%,电化率为76.2%。 图1 2020-2024年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二)公路。 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9.0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35万公里。 图2 2020-2024年年末全国公路里程 年末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534.4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46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97.3%、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77.75万公里、增加1.53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14.2%、提高0.1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19.07万公里、增加0.70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