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上海轨道交通21号线东延伸工程开始盾构掘进。1月5日,由上海申通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21号线一期东延伸工程土建1标川沙路站(原六陈路站)——川施中间风井区间上行线盾构顺利始发,这也是上海轨道交通2025年新年首台掘进的盾构机,标志着21号线东延伸盾构工程建设迈入全新阶段。
本次始发的川沙路站——川施中间风井上行线区间全长约2.8公里,隧道埋深9.4-17.7米。盾构施工段穿越多种复杂地质以及通城河桥、马龙沟桥等多个重要建(构)筑物,邻近八灶港河,沿川六公路一路向东直达接收井。
由于该隧道区间存在多条老旧管线,时间跨度长、年代久远,现存资料缺少。对此,施工团队数次对管线情况开展摸排走访,从管线权属单位、搬迁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多个方面进行资料比对,并对盾构推进与管线相对关系进行多次模拟,最终将多条风险管线确定并进行搬迁,为盾构顺利始发做好前期保障。
为提高盾构施工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偏差累积,项目团队引入轴线自动纠偏系统,以精细管理筑牢“数字底座”。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轴线状态,在推进过程中一旦检测到轴线偏离预设标准,就会迅速启动纠偏机制,确保盾构轴线姿态始终符合设计要求,让隧道建设变得更加智能,也更加稳固、安全、高效。
21号线东延伸工程全长约14公里,从一期工程川沙路站往东,途经上海东站枢纽,止于浦东T3航站楼。项目建成后,将打破祝桥镇施湾周边区域“无地铁、出行难”的局面,同时,作为“东方枢纽”的重要一环,21号线也将进一步向东连接上海东站、浦东机场,实现与机场联络线的互联互通,推动东方枢纽接入长三角轨交网络。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