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由国家铁路局组织编制的《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布线规则》等3项铁路国家标准,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正式发布。3项标准中新制定2项,修订1项。该3项标准是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布为铁路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对提高铁路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布线规则》(GB/T 34571-2024)规定了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缆布线的技术要求、基于EMC类别的布线、标识和布线检查;适用于机车、动车组、客车、城轨车辆和磁悬浮车辆的电气设备间,与输变电、电能采集、电气控制或系统监控相关的布线。本标准修改采用IEC 62995:2018《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 布线规则》,纳入了TB/T 1759-2016《铁道客车配线布线规则》的内容,规范了电缆尺寸及选型、电缆安全隔离、检修与维护、布线防火及电磁兼容性等要求,有利于提高机车车辆布线质量,为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缆的布置提供了基本准则。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 车载牵引锂离子电池》(GB/T 44386-2024)规定了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车载牵引锂离子电池的设计、运行参数、安全要求、数据交换、出厂检验、型式检验,适用于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的车载牵引锂离子电池。本标准修改采用IEC 62928:2017《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 车载牵引锂离子电池》,规范了车载牵引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充放电控制、防火和电池热管理系统等技术要求及其试验方法,为车载牵引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运用提供技术支撑。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变流设备 充电机》(GB/T 45022-2024)规定了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充电机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适用于机车、动车组、客车、市域(郊)铁路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辅助供电系统充电机。充电机是给车载蓄电池充电,并为牵引、辅助逆变器、列车网络、照明系统等提供控制电源的重要产品。该标准规范了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充电机的输入电压动态特性、输出电压动态特性、输出电压允许偏差、输出电流不平衡度等技术要求,提高了机车、动车组、客车、市域(郊)铁路车辆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充电机的输出稳定性和可靠性。
公众可登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标准公告》栏目查询相关信息。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