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次爆破完成,四川沿江高速特长隧道——窝子沟隧道提前10个月实现双向贯通。该隧道也是目前沿江高速全线已贯通的最长隧道。
窝子沟隧道位于四川凉山州金阳县,隧道左线长3483米,右线长3478米,设计为双向四车道,时速80公里/时。该隧道位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穿越云贵高原北部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高差悬殊。
窝子沟隧道围岩以IV、V级为主,其中Ⅳ级围岩占比达到59.38%,V级围岩占比达到40.62%,隧道日涌水量达4847.90m3/天,远高于一般隧道日涌水量,使施工难度与安全风险剧增。对此,项目部成立了技术攻关领导小组,采用阶梯式接力抽排方式等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洞内积水积泥问题,为隧道提前贯通提供了安全保障。
四川沿江高速(G4216线宜宾至攀枝花高速)全长近500公里,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项目,也是服务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的重要扶贫大通道,项目计划2025年全线通车。四川沿江高速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里程长、施工难度大。窝子沟隧道的双线顺利贯通让项目距离顺利完成又迈进一大步。
8月13日电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上半年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9%。通过统筹推进加氢网络建设,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 中国氢能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在营加氢站达到659座。其中,我国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除统筹布局建设加氢站之外,还有一批其他领域的能源项目抓紧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介绍,上半年核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等3个项目6台核电机组;投产10台水电和抽水蓄能机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也已经印发;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国新增130万台充电桩,是去年同期的3.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