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7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公共交通>正文

驰骋十五载 智绘新通途——广州BRT开通运营十五周年

分享到:

2025年2月10日,广州BRT(快速公交系统)迎来开通15周年。这条被誉为“东部彩虹”的交通动脉,从争议中破茧到国际标杆的蝶变,23公里长的城市走廊,正以智能化、绿色化、人本化的创新实践,为全球大都市交通治理提供“广州方案”。

精心打磨成就交通发展标杆

诞生于“东进”战略的广州BRT,初期曾因路权分配难题被戏称“不让通”。通过两年建设期的攻坚克难,BRT专用道与社会车辆通行效率的平衡方案逐渐成型。开通后,BRT通道内公交车平均时速提升84%,沿线社会车辆时速提升28%,以数据回应了质疑。

广州BRT的成功运行,不仅在短期内缓解了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也对长期的交通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BRT的建设带动了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与更新,也引领了“公交优先”理念的普及。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期间,BRT线路的高效运转为无数广州居民节省了大量的通勤时间,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15年来,广州BRT先后获得2011年国际可持续交通奖,2012年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灯塔项目奖,2013年亚洲境内第一个“金牌标准”BRT系统等国际奖项,这些奖项不仅彰显了广州BRT在可持续交通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为其带来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和认可。此外,广州BRT还接待了来自超过36个国家和130多个城市的考察团,成为国内外学习与借鉴的对象,许多城市纷纷启动了BRT建设计划,借鉴广州的成功经验,将快速公交系统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

营运成就见证城市发展纽带

截至2024年12月,广州BRT累计客运量已突破40亿人次,稳居亚洲单线BRT系统榜首。其成功得益于独特的运营模式。灵活线网规划:首创“30条灵活线路+1条摆渡线”模式,结合大站快线、直达快线和潮汐调度,精准匹配市民通勤需求。智能系统集成:集成智能调度、票务及安全门系统,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公交“车、客、网”三层面的数据整合与智能调度,实现数字化管理。惠民票价政策:统一票价至2元,站内免费换乘及折扣优惠,日均为市民节省出行成本超百万元。

广州BRT不仅优化了交通,更成为区域经济腾飞的催化剂,成为见证东部城市发展的“彩虹纽带”。沿线价值提升:天河至黄埔的BRT走廊带动商业开发与土地增值,曾经的荒凉地带如今高楼林立,成为广州东部的繁华轴线。绿色交通转型:2018年起推广纯电动“巨无霸”公交车,载客量达160人/辆,噪音与污染显著降低。截至2024年,BRT系统内纯电动车辆超1200台,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6万吨。城市人文见证:15年来,广州BRT线路车辆从铰链式燃油车到电动化的迭代,BRT沿线从农田到CBD的巨变,成为城市发展“时代见证人”。

继往开来谋划公交发展新篇

目前,地铁和电动车成为市民出行首选,广州BRT在广州巴士集团的领导下,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服务优化和战略布局,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广州BRT日均客流量为31.03万人次,约占市中心公交客运量的12%,仍是市民出行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服务升级:全线26个站点开通实时扫码查询系统,乘客可精准掌握车辆到站时间。站台电子屏动态显示车辆位置及预计到站信息,极大提升出行的可预期性。智能闸机配备人脸识别和二维码支付功能,使通行效率显著提高30%。探索新能源与自动驾驶:2023年起,广州BRT引入自动驾驶小巴试运营,覆盖天河与黄埔两区,串联地铁4号线、13号线等交通枢纽,进一步探索新能源与自动驾驶技术的结合。交通线网整合:强化BRT与地铁高效衔接,实现轨道交通与BRT的融合发展,通过不断优化线路,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在2024年市民满意度调查中,高达97.37%的乘客认为BRT显著提升了出行幸福感。

十五载车轮丈量城市进化史,23公里长廊编织民生幸福网。站在新的起点,广州BRT将持续推进智慧交通的建设,以更智慧的姿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格局,谱写新时代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编辑:Ella

行业数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