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加了凳子,就能轻轻松松地坐着等公交车了。”近日,在北碚区天生街道三园站等车的王阿姨,看着站台上整整齐齐的候车凳,高兴地竖起大拇指。
此前,北碚区纪委监委在日常监督中接到不少群众反映:“天生街道和朝阳街道有些公交站台只有一个光秃秃的站牌,等车时想坐着歇歇脚都没地方”“有些公交班次要等十几二十分钟,这么长时间我们老年人哪里站得住……”
带着收集到的问题,纪委监委干部前往天生街道、朝阳街道等多个公交站点及相关部门走访了解情况。原来,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道为民意识不强,对公交站点座椅设置底数不清,主动协调站台公司设置候车座椅的力度不够,导致公交站候车座椅设置滞后,市民候车“歇脚难”的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
找到问题根源后,北碚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向相关单位制发问题交办函,要求区交通运输委强化行业主管部门责任,积极协调站台公司按照“能设尽设”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快速推进公交站点座椅布设,真正化解群众候车“歇脚难”;要求天生街道和朝阳街道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积极配合做好公交站点空间布局、客流大小、周边环境等情况摸排,并主动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站台座椅施工提供便利条件。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积极推动组建区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以充分调动全局工作,并安排专人定期深入施工现场查看建设进度和施工情况,确保公交站座椅设置按时、按质推进。
在监督推动下,各单位迅速行动、合力攻坚,快速完成了27个公交站点共30张坐凳的安装。
“民生利益无小事,下一步,我们将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在公交车站安装遮阳棚或者遮雨棚,化解市民夏天候车遮阳、雨天候车淋湿问题,让市民能有一个相对舒适的候车环境,真正解决群众候车歇脚难题。”该区纪委监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