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透,菜农们挑着扁担、背着箩筐,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定扒村公交站排起了队,等待“惠农公交”到来。
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云岩分公司第三党支部副书记廖莎代表说:“这条公交线路畅通了城乡联系,承载着菜农们的希望。”
“近年来,我们加快打造‘开放型公交’,聆听群众的意见。”廖莎代表介绍,2024年6月,贵阳公交针对城郊菜农出行难题,创新开设252路“惠农专线”,精准串联起菜农“菜园子”和市民“菜篮子”。
过去一年,廖莎代表多次到城郊乡村调研。她发现,为了赶上卖菜的好时间,不少菜农早上五点钟就下地收菜,而后赶去公交站。“能不能在一些公交站设立休息室,让菜农感到不那么累?”她提议。
今年1月,在贵阳市总工会支持下,252路“惠农专线”大营坡站设立了“职工之家”和“劳动者户外驿站”,为劳动者提供热水和休息空间。很多菜农都说:“有了休息的地方,心里安逸多了。”
“作为一名基层代表,为百姓代言、为民生助力,是我的职责所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廖莎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大城郊农村学生公共交通投入,让公共交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惠农公交”温暖更多乘客的出行路。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