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醒村带队前往广州公交集团,双方就深化战略合作及推进广州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平台项目进行深入交流。广州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覃海宁,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宋小明,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伟;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麟等领导出席座谈。
座谈会上,双方充分肯定了前期阶段性工作成效,并强调平台建设受到各方关注,是高校与国企强强联合的有益探索和积极尝试,也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惠民项目,将更好保障市民群众就医转运需求,有效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提高市民群众就医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接下来,双方将加快推进平台上线及相关专业标准发布,立足服务市民和应急需求,对标国内外业务实践,不断通过试点完善平台服务水平,推动实现专业化、规范化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助力完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体系,探索急救与非急救进行分类调派和管理的“广州方案”。同时双方将持续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共同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标准出行服务、高质量医疗卫生和高水平科技服务的现实需要作出更大贡献。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