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智慧交通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需要充分把握战略机遇期,多措并举,超前布局,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加紧抢占智慧交通发展制高点。
当前,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式之一,智慧交通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种数实融合模式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交融的新兴业态,是综合交通运输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推动传统交通转型升级、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牵引带动数字经济及新能源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智慧交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为此,需要充分把握好战略机遇期,多措并举,超前布局,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抢占智慧交通建设制高点。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的意义重大。只有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才有助于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布局建设智慧公路、智能铁路、智慧港口等一批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同时,差异实施增量与存量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方案,更有利于积极推进新建交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提前预留空间布局,从而在充分发挥既有设备功能的基础上,统筹新建智慧设施与既有设施协同共融。
基于此,要推进交通运行管理智慧化转型。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智慧协同治理,促进交通信息资源高度集成共享和综合开发利用,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预警、安全风险分析研判、调度指挥等支撑能力。提升交通数字化管理水平,构建车、路、人等交通要素无缝衔接的智慧交通体系。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交通执法智慧化水平。加快“出行即服务”体系建设,以满足个性化、预约式、“门到门”等高品质出行需求为导向,支持互联网企业等市场主体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供“一站式”智慧出行服务。
还应丰富和推广智慧交通场景应用。做好智慧交通实用性和前瞻性协同,明确智慧交通系统核心功能体系、实施时序、建设重点等顶层设计方案。聚焦出行体验、服务品质以及物流效率、管理效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明确交通存量资产智慧化增值的应用场景和路径,引导新旧设施设备兼容建设和改造,形成便于全国复制推广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动智慧交通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合理有序引导新业态、新模式多元发展。
此外,要建立健全政策标准体系和协同推进机制。加大智慧交通创新发展的资金支持,研究建立智慧交通发展专项基金。加快完善智慧交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不同领域政策法规协同。构建体现智慧交通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的标准体系和统计体系,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分类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智慧交通技术标准规范,强化各类标准衔接,有序推进标准国际化。强化综合统筹力度,研究建立国家智慧交通协调组织机构,统一制定我国智慧交通发展规划、目标、原则、技术标准规范,协调完善跨部门标准互认、资源共享等重大政策,确保智慧交通发展的协调性、统一性,以及智慧交通技术和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2022年铁道统计公报》(简称《统计公报》)。 2022年,铁路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统计公报》显示: 一是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有力有效。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9.84亿吨,比上年增长4.4%。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6.73亿人。 二是铁路运输安全保持稳定。2022年全国铁路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 三是铁路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82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4.2万公里。 四是铁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发布铁路国家标准6项、铁路行业标准31项、铁路行业计量规程规范2项。发布由我国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铁路联盟(UIC)、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标准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