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苏州金龙巴基斯坦订单最后一批车顺利“出海”,250台“苏州制造”新能源公交车全部发运完成,将陆续抵达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该批车将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之一,参与巴基斯坦日常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为当地民众提供舒适、完善的公共交通出行体验。据悉,这也是今年以来,苏州金龙实现交付的单笔最大海外订单。
近年来,苏州金龙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品相继打开韩国、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意大利、奥地利、以色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在同样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巴基斯坦,苏州金龙自2008年进入该国后组建起完善的售后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售后保障。过硬的生产品质、贴心的售后服务,获得了巴基斯坦民众的广泛认可。就在2021年底,苏州金龙中标巴基斯坦最大的政府采购订单250台新能源公交车。
今年以来,客运市场逐渐复苏,部分客户刚性需求释放,前期积压项目逐渐恢复执行。借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今年1至5月苏州金龙实现客车出口842台、销售额达9925万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46%,主要出口韩国、以色列、巴基斯坦等。新能源客车出口量同比增长484%。“今年苏州金龙已经把海外市场发展,特别是海外新能源客车市场的发展作为公司的主要战略方向。”苏州金龙海外销售总经理姜海峰说。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