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市域轨道交通建设是长沙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记者14日从长沙轨道集团获悉,该集团日前召开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推进会,并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长沙市强省会战略行动方案的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到2026年,长沙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300公里,建成线路15条(段),在建线路超7条(段)。
地铁6号线预计本月底实现初期运营
“交通枢纽专项行动”是长沙市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重点推进的十二大专项行动之一,其中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6号线东延线、7号线一期、1号线北延一期、磁浮东延段、2号线西延二期、长株潭城际轨道西环线一期等项目建设;加快1号线北延二期、4号线北延、5号线南延、5号线北延、S1线(长宁快线)、S2线(长浏快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和第四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梅溪湖市府线建设;共建“轨道上的长株潭”。
从2014年长沙地铁2号线开通,到2020年地铁3、5号线同日实现初期运营,长沙轨道交通已拥有5条地铁线路、1条磁浮线路,车站114座,运营里程超过160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在全国排名前列。目前,包括长沙地铁6号线、7号线一期、磁浮东延段、长株潭西环线一期等在内,长沙共有7条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在建线路总里程超过100公里,其中地铁6号线预计本月底实现初期运营,长株潭西环线一期力争年内实现试运行。
推动轨道线路接入长沙各类交通枢纽
根据长沙轨道集团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长沙市强省会战略行动方案的工作方案》,到2026年,长沙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300公里,建成线路15条(段),在建线路超7条(段)。该集团将实施建设提能,服务提质,产业支持,治理提效,安全发展、市容共治,资金保障,资源资产开发,人才建设,党建引领等九个专项计划,进一步在助力做强城市品质上强贡献,在助力推动片区发展上强支撑,在助力提升市民幸福感上强服务,在助力引领都市圈建设上强作为。
在建设提能方面,严格兑现7条(段)线路开工,科学铺排8条(段)新线开工建设,推进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和第四期建设规划编制,推动轨道线路接入长沙各类交通枢纽,打造安全工程、精品工程、百年工程。在服务提质方面,深入开展“星地铁·心服务”活动,持续提升乘客满意度,至2026年力争设备设施故障率总体下降20%,建成城轨云数据平台典型示范智慧车站,促进“文化+地铁”“文化+磁浮”“轨道+城市发展”等品牌孵化,提质改造省政府站、橘子洲站廉政文化主题站。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