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铁十一局贵阳轨道交通S1线一期工程土建01标开展了突发燃气泄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贵阳市交通运营集团、中国铁建西南区域总部贵州总部、贵阳畅达公司等相关单位代表200余人参加。
本次演练秉持突出行业主体、倡导科学救援,贴近实战救援、检验应急预案,加强风险管控、强化隐患治理,强化政企协同、避免盲目施救的原则,分为预警、紧急撤离、信息报告、先期处置、抢修救援5个项目进行。
演练模拟土方开挖作业中,由于挖机操作失误导致下埋燃气管道破裂,大量燃气泄漏,土方工班班组负责人听到燃气管道泄漏后立即通知所有人员紧急疏散并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专项应急预案,通知疏散组、医疗救护组、抢险抢修组、事故调查组、通讯联络组携带救援设备火速赶往现场进行前期处置,封闭现场,保障人员安全。通讯联络组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向项目公司、总监办、燃气公司报告事故情况。消防队等救援机构接到任务后立即赶往事故发生现场,迅速对事故区域处理。在水幕稀释掩护下,泄漏点现场天然气浓度逐渐降至安全值,抢险抢修组随即对泄漏点进行抢修作业。抢修作业完成后,经反复检测,现场及周边天然气浓度降低至0,事故调查组对发生燃气泄漏事故进行调查,向总指挥报告事故发生原因,核实现场无安全隐患,演练结束。
此次燃气泄漏应急演练处置得当,过程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现场指挥得力,参演装备齐全,应急抢险迅速,提高了队伍安全生产意识,达到了预期演练效果,为日后更好地预防和快速处置突发燃气安全事故,提升应急队伍能力提供了宝贵经验。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