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前,广州地铁工程车维修和驾驶分属不同部门,驾驶部门对于工程车人工驾驶存在的痛点没有技术能力通过设备改造来解决,2016年以后,工程车驾驶与维修融合实施一体化管理,车辆、信号、乘务多专业协同创新,这个问题才得以积极推进。从2019年起,广州地铁牵头进行联合攻关,最初开发适用于地铁工程车使用场景的行车安全监控设备。同时为了解决电客车场段运行人工驾驶风险高问题,研究共用工程车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原有地面设备,仅需在电客车上安装便携式小型车载设备,实现了电客车场段运行安全辅助防护。
项目组选取开放信号系统接口的广州地铁7号线进行基于获取信号系统数据的工程车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线路异物入侵防护系统及电客车车辆段行车安全辅助防护系统进行示范应用。另外,选取了未开放信号系统接口的广州地铁14/21号线进行了基于AI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
专家组分别听取了项目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邱伟明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研发背景、历程、试点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同意自主化城轨车辆行车作业安全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