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锡澄S1线在建体量最大的高架车站——青阳站顺利完成封顶,标志着锡澄S1线4座高架站全部封顶,全线施工取得重大进展,全力冲刺二季度。
青阳站为地上三层双岛四线车站,预留换乘接口,车站主体建筑面积达9220㎡。2020年12月初,青阳站开始施工,参建单位结合车站建设实际情况,积极破解交通疏解、临近高压线等难题,以“方案编制+紧盯现场”为抓手,科学组织施工,强化疫情防控,为青阳站顺利封顶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作为高架区间施工的关键工程——锡澄S1线徐霞客站至堰桥站区间跨北惠路连续梁工程顺利合龙,为项目实现全线桥通奠定了基础。
合龙段施工是主梁施工的重要环节,是控制全梁受力状况和线形的关键工序,技术含量大,质量要求高。工程技术人员紧盯合龙顺序、合龙温度、合龙段混凝土质量等工艺,严格卡控连续梁施工循环时间,确保连续梁跨路施工安全管控。
全力冲刺二季度,决胜上半年。当前,锡澄S1线已完成4座高架站的全部封顶任务,全线只剩余两个地下站,即南门站、江阴高铁站正全力冲刺最后的封顶任务。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