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番禺区交通运输局、番禺区应急管理局、番禺区洛浦街道办、广州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州海珠湾建设有限公司、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海珠湾隧道项目举办了基坑开挖防汛应急演练活动。
演练活动紧密围绕汛期雨季基坑开挖安全防控主题,模拟海珠湾隧道在汛期期间进行盾构施工时突发积水倒灌,发生险情,各救援工作组按照各自职责立即反应,采取应急预案、上报险情,开展紧急疏散、现场警戒、应急救援等演练工作。
(基坑开挖防汛应急演练活动)此次演练有效验证了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现场处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宣传教育的预期效果。市交通运输局要求,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此次海珠湾隧道项目基坑开挖防汛应急演练开展情况查漏补缺,总结提升,进一步提高应急预案质量,增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能力。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