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由四川路桥承建的渝昆高铁川渝段站前六标项目——道子头隧道施工现场,伴随着挖掘机械的轰鸣声,该隧道正式开挖进洞,标志着项目管段施工取得阶段性进展。建设者们以辛勤劳动成果,欢庆党的101岁生日。
道子头隧道位于高县落润镇,起讫里程范围为DK252+600~DK253+243,隧道全长643m,最大埋深约84m,洞门明洞70m,为双线隧道,左右线间距为5m,进口紧邻湾滩村大桥,出口紧邻阳红村大桥,全隧设计为单面下坡,最大坡度8.5‰。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隧道工程所处地势陡峭、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技术要求严。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全体参建人员克服重重困难,项目党总支成立党员技术攻关小组,专题研究解决隧道进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项目部积极协调各方工作,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克服机械运输、材料组织等困难,同时强化后勤服务保障,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针对夏季高温天气,组织开展“夏送清凉”活动,全力为一线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全体施工人员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整施工方法,顶高温、战酷暑,最终实现在“七一”当天顺利进洞,为后续各项工程保质保量推进奠定了基础。
据悉,渝昆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大通道“京昆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于重庆西站,止于昆明南站,线路全长7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高县境内线路全长约50.61公里,控制性工程为17条隧道、53座桥梁,途经高县来复、庆岭、庆符、落润、罗场五个镇,并在高县县城所在地庆符镇设站。项目建成后,高县将全面融入“成渝贵昆”两小时经济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一步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