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由中铁一局承建的贵阳市轨道交通3号线贵州民族大学站铺轨施工现场,数十名工人有的在铺轨、有的在扎钢丝、有的在嵌入式道床上浇筑混凝土、还有一些在清理建筑废料……虽然室外温度很低,但是,施工现场却是热气腾腾、你追我赶的景象。施工人员表示,一定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据了解,贵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为花溪环城高速公路北侧的桐木岭站,终点为乌当区洛湾站。线路走向为桐木岭站—清溪路—花溪大道—太金路—延安南路—中山南路—浣纱路—枣山路—北京路—大营路—新添大道—高新路—东风大道—东三路—洛湾站。线路全长为43.03km,其中地下线41.672km。
中铁一局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轨道一标段党支部书记郭江涛告诉记者,从桐木岭站到太慈桥站之间地下线有400米距离的“特殊地段”,地面上有石油管道、加油站等基础设施。为了确保这些设施的安全运行,项目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技术攻坚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嵌入式支承轨道”专项施工方案,经过多次专家评审,使用专业施工队伍将其运用于实践,从9月25日复工复产以来,双向共800米线路铺轨施工基本完成。
据项目部工程部长樊志彬介绍,此项“嵌入式支承轨道”新技术,是贵阳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首次使用,在轨道周围嵌入高分子材料,使其具有绝缘性能好、防静电、减震降噪等功效,嵌入式轨道减振效果可达10~13dB(Z),降噪效果5~8dB(A)。投入使用后,消除了对地面油气管道的安全隐患;同时,大大减少了后期维护工作量。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