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17号线北段目前正在进行动车调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登上正在调试的列车,感受车辆对信号、车辆、供电、通信等涉及行车的相关系统测试过程。按照计划,17号线北段将于三季度开始空载试运行,年底开通试运营
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近年来,北京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步伐不断加快,逐步构建覆盖广泛、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联通纽带。北京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由2017年底608.2公里增加到目前的807公里,总里程增加198.8公里,平均每年增加近40公里,预计到今年年底,开通里程达837公里。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地铁17号线是一条贯穿南北的骨干线路。线路全长49.97公里,设站21座,全部为地下线,跨越东城、朝阳、昌平、通州四个区,设车辆基地2座,歇甲村车辆段,次渠南停车场。17号线南段(十里河-嘉会湖)已于2021年底建成通车;17号线北段(未来科技城北区-工人体育场)计划于今年年底建成通车。
17号线北段呈南北走向,跨越昌平、朝阳2个区,串联了未来科技城、天通苑、望京西等城市重点居住区,开通后可有效缓解地铁5号线、13号线客流压力,进一步提升未来科技城区域和回天地区轨道交通服务能力。
近年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日益完善,服务半径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地铁普线为主,辅以地铁快线、中低运量、机场专线、有轨电车、磁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快慢结合、主辅功能清晰、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多层次网络体系;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增加到27条、覆盖范围增加到13个区;线路通达性和便利性明显提升,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占比达到57%,全市绿色出行比例达74%,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京津冀三地认真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建设区域互通、交通协同、联动发展的轨道线网,加快打造北京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和京津冀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已有包括6号线、7号线、八通线、亦庄线和市郊铁路副中心线在内的5条轨道交通线,初步形成了自西向东横跨石景山、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区的“大通道”。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平谷线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主体结构完成27%,6座车站封顶;新机场线北延主体结构完成24%,有望在2025年与丽泽航站楼同步建成投运;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正在加快建设;京唐城际铁路(隧道段)、城际联络线一期(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廊坊东站)工程等2个国铁项目以及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工程、东北环线整体提升工程和新城联络线(S6)等市郊铁路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此外,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已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结构完成61%,京唐城际、城际联络线、京哈铁路、市郊铁路副中心线、S6线、平谷线、M101线、6号线南延和规划中的M104支线等9条线路将在这里汇聚,京津冀轨道交通建设已按下快进键,一体化格局将加速形成。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