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的监督指导和各参建单位的积极配合下,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大沽河博物馆站顺利通过基坑开挖条件验收,为后续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该站作为全线首个开挖车站掀起了冬季施工大干热潮。
验收会采取“视频会+现场连线”方式组织,经过详细检查,验收组认为车站基坑开挖前资料准备齐全,现场施工条件准备充足,满足基坑开挖条件要求,通过“云”验收。
大沽河博物馆站由中交一航局承建,为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胶州段11个车站的第一座车站,车站呈南北走向,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全长218米,标准段宽为20.1米,基坑开挖深度约18.2至18.4米,为标准地下两层岛式车站,是大涧站—大沽河博物馆站—少海北站的双向始发车站。
面临工期压力大、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封闭管理,邀请医院检测人员到车站为一线作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以党建带团建发挥全员合力,织牢织密防疫安全网。从施组方案、技术交底、监控量测、支护体系、应急准备、文明施工等方面严格落实要求。通过党建联建、班组建设、五小创新等有效措施,在全线接连创造“五个第一”——第一个完成场站围蔽、第一个开工、第一个完成槽壁加固水泥搅拌桩、第一个完成地连墙施工、第一个开挖,获得了“青岛地铁2022年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示范工地”荣誉称号。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