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6号线一期迎来两个节点,科学大道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肥西路站至望江东路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全力跑出轨道建设加速度。
科学大道站为6号线一期第5座主体结构封顶的车站,该站位于望江西路与科学大道交口西北象限,沿望江西路东西向布置,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岛式车站,车站主体全长266米,标准段宽度19.7米,埋深约18米,采用半盖挖顺做法施工,为6号线一期首座半铺盖车站,铺盖板宽度11米,铺盖率高达60%,确保车站施工期间望江西路主干道正常通行。该车站紧邻多个高层建筑物,地下管线复杂,对建筑物沉降和既有管线的保护要求极为严格。
为确保车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合肥轨道集团带领参建单位提前谋划部署,针对半铺盖车站土方开挖、钢支撑装拆、材料垂直运输、铺盖侧侧墙大钢模安装、混凝土投料等各工序施工难点及周边环境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一是钢支撑节段提前拼接,采用整根吊装安拆做法,较传统的分节安拆降低了安全风险,减少了施工机械的投入,提高了施工效率;二是侧墙施工采用37米反臂泵车直接浇筑砼投料,较传统的地泵浇筑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最终主体结构施工仅耗时6个月,顺利实现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肥西路站至望江东路站区间左线全长680.941米,盾构机自肥西路站始发,沿望江西路向东掘进,至望江东路站接收。该区间先后穿越南七通道、金寨路高架桥基础等多个Ⅱ级风险源,施工风险高、难度大。
为确保区间顺利贯通,合肥轨道集团迎难而上,带领参建单位组织技术力量,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下穿风险源施工进行深度剖析及细致安排。一是下穿前,认真组织周边环境调查及地质详勘分析,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设置试验段对掘进参数科学总结,同时对盾构设备进行全面排查检修,作业人员充分技术交底,把牢准备关;二是下穿期间,现场严格控制土仓压力及渣土改良效果,24小时关注出渣量及同步注浆质量,强化盾尾油脂注入量及注入压力管理,同步强化地面及建构筑物沉降监测,保障了盾构安全穿越风险源,顺利实现区间贯通。
截至目前,6号线一期17座车站已有5座主体结构封顶,36条盾构单线区间已有3条贯通、6条正在掘进。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2日消息,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2月1日(春运第26天,农历正月十一)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348.6万人次,环比下降5.7%,比2019年同期下降49.3%,比2022年同期增长56.6%。 其中,全国铁路铁路发送旅客1024.5万人次,环比下降6.2%,比2019年同期下降9.5%,比2022年同期增长45.8%。 公路发送旅客3092万人次,环比下降5.9%,比2019年同期下降56.8%,比2022年同期增长61.8%。 水路发送旅客73.1万人次,环比增长1.1%,比2019年同期下降32.6%,比2022年同期增长52.4%。 民航发送旅客159万人次,环比增长0.6%,比2019年同期下降17.0%,比2022年同期增长38.9%。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250.3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704万辆次,环比下降8.2%,比2019年同期增长24.9%,比2022年同期增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