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为积极响应省、市扩大有效投资会议精神,全力打好抓项目扩投资攻坚战,宁波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掀起扩投资、抢建设新热潮。近日,4号线东延段又迎来新进展——东钱湖站-国际会议中心站区间盾构始发。
双线两台盾构同步掘进
4号线东延段从4号线东钱湖站引出,向东延伸一站一区间,止于国际会议中心站,全长2.5公里,均为地下线。
近日始发的区间左线长2.004公里。伴随着机械设备的轰鸣声,200余名建设者们奋战在各自岗位上,盾构掘进、管片拼装、渣土清运,现场繁忙又有序。施工管理人员紧盯每道工序,严格管控作业程序,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据业主代表张友伟介绍,目前该项目正处于分体始发阶段,平均每天掘进4米左右。3月底起,施工将进入整机始发阶段,以每天8米左右的速度全力冲刺,全面保障施工进度有序进行。项目盾构掘进实行两班循环制,保障24小时连续施工。区间右线盾构也将于近期始发,到时双线两台盾构将同步掘进。
加强科研攻坚
克服复杂地质掘进难题
据介绍,东钱湖站-国际会议中心站区间地质属于较为复杂的复合地层,在宁波轨道交通建设施工中首次遇到。盾构始发后将依次穿越加固区、软土地层、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全断面硬岩地层。
项目经理潘建明介绍,为保障顺利掘进,项目管理团队已针对不同地层制定了相应的掘进方案和应对措施,区间盾构机将采用复合式刀盘、分体始发的方式,同时在掘进过程中针对不同地质更换刀具,以保证掘进顺利进行。
每天清晨,一列列紫色“长龙”迎着朝霞,穿梭在城市之间,伴着运河涛声,驰骋于江淮大地,演绎着淮安城市交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近8年来,淮安有轨电车引领着绿色出行新风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轨电车沿线不少乘客均对有轨电车运营表示十分满意,目前淮安有轨电车又快又准,乘车体验也很舒适。 淮安有轨电车行驶速度从35km/h逐步提升至70km/h,全程运行时间从66分钟缩短至48分钟,电车运行速度的逐步提升,市民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小火车”每天开行280列次左右,运营近18小时,无论风雪交加的冰雪严冬,还是炎热难耐的酷暑盛夏,它总能如期而至。 有轨电车从主城区出发,穿越繁华街道,畅行在生态宜居新城,奔跑于文脉悠长的古城,它宛如一条紫色的丝带,连接城市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有轨电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城区间的时空距离,让“三淮一体”联系更加紧密,市民乘坐快捷的有轨电车出行,无论是休闲购物,或旅游探亲,还是品鉴美食,都是一段轻松愉快的旅程。 截至目前,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累计安全运行超1200万公里,服务乘客近5400万人次,日最高客流超5.5万人次,单线客流量全国领先。无论是速度、安全,还是服务,淮安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