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在建的T3航站楼地下27米处,随着“磁浮二号”国产盾构机顺利拆解完成并吊出,标志着由长沙轨道磁浮线建设公司负责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世界首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中低速磁浮隧道双线已贯通,长沙磁浮东延线土建工程已顺利完工。接下来,长沙磁浮东延线将全面进入铺轨及机电安装阶段。
长沙磁浮东延线接入T3航站楼项目位于长沙县黄花镇境内,从长沙大道与临空大道西北侧长沙磁浮快线接入,以300-350米曲线半径向T3航站楼敷设,线路全长4.454公里。磁浮T2站—磁浮T3站区间隧道右线已于2022年底顺利贯通。本次贯通的左线隧道全长2.849公里,于2021年12月26日从磁浮T2站东端顺利始发,2023年4月29日从磁浮T3站西端顺利出洞贯通。
该隧道下穿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敏感区,是黄花国际机场区域内首次盾构下穿施工,沉降控制及安全风险要求高、地下施工难度大。长沙轨道集团严格按照民航有关不停航管理规定,组织多轮专家会审设计及施工方案,在施工前顺利取得盾构下穿飞行区不停航施工许可决定书,为后续施工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安全保障。地下掘进过程中,盾构机6次下穿机场航油管线,并长距离下穿机场跑道下滑台敏感区、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等风险源群,施工沉降控制直接关系到飞机起降安全。由于存在多段小半径大偏角曲线,83米长的盾构机在地下进行了多次“急转弯”。
为确保掘进过程平稳可控,长沙轨道磁浮线建设公司联合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针对项目水文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特别打造两台开挖直径7.18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采用开口率为38%的复合刀盘,以增加盾构机与掌子面接触面积,减少周边地层扰动。针对小半径大偏角曲线掘进难题,采用割线始发工艺、测量全圆观测法,精准控制盾构姿态。提前布设自动化监测点,在下穿机场敏感区过程中,利用自动化监测技术进行密切监测,以便及时分析、预测和反馈信息,用于指导盾构机掘进。通过全天候监测,机场敏感区的沉降值仅为0.2毫米,实现了“零沉降下穿”。此外,通过优化渣土改良系统、增加中心冲刷系统,有效防止刀盘中心区域及土舱底部渣土堆积,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出渣效率、保障了施工进度。
长沙磁浮东延线项目是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发展磁浮产业的重要项目支撑,也是打造长株潭城市群内部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打造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在长沙高铁南站至黄花机场T3航站楼实现点对点快速接驳,T2航站楼到T3航站楼换乘时间仅需2分钟,成为空铁联运的快速骨干客运交通线路。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2022年铁道统计公报》(简称《统计公报》)。 2022年,铁路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统计公报》显示: 一是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有力有效。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9.84亿吨,比上年增长4.4%。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6.73亿人。 二是铁路运输安全保持稳定。2022年全国铁路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 三是铁路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82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4.2万公里。 四是铁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发布铁路国家标准6项、铁路行业标准31项、铁路行业计量规程规范2项。发布由我国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铁路联盟(UIC)、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标准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