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日晚开始,新一轮强冷空气影响岛城,所带来的大风降温,让城市进入“速冻”模式。为全力守护温暖防线,供热部门投入运行锅炉、公共交通行业加密发车频次减少市民等待时间。
6日晚开始影响岛城的强冷空气,给市区带来了并不明显的降雪。据监测,7日市区最低气温-9.2℃,加上大风肆虐,人体的体感温度一度达到-17℃多。为此,青岛能源热电集团火力全开,让百万用户尽享“暖到家”的舒适温馨。热电集团目前投入运行锅炉31台,热源充足稳定。分散在各处的多热源实行联网运行,供热“局域网”的统筹兼并,最大限度发挥出所有热源的运行效率,并且实现各区域热源的相互补充保障,为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次寒潮前,智慧供热系统已通过外联天气预报和内接管网参数,并对用户室温远传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调整换热站运行参数。热电集团及所属各单位73支外协应急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975件储备应急物资整装待发,运行维修人员提高对重点设备和设施的巡检频次,120余名客服员真情守候温暖热线,300个供热管家团队全天候响应用户诉求,6千余个微信群与用户在线联动,交叉重叠的服务网络让市民始终感受到“温暖一直在身边”。
为应对低温天气影响,公交崂山公司维修人员提前做好车辆技术保障工作,对营运车辆进行检查,保障车辆在寒冷天气安全、高效运行。“巴士管家”借助智能调度系统关注实时客流情况,调整发车间隔。212路线和4路线调整发车频次适时加密班次,保证市民顺利乘车。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