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交通运输部门获悉,20日,全市首条跨区域公交线路开通,该线路是K3路的优化延伸。
优化延伸后的K3路的首末站由原来的寒江雪艺术馆(龙池)调整为青礁慈济祖宫。该线路将串联起沿途众多文旅景点,包括青礁慈济祖宫、云洞岩、龙文塔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公交+文旅”出行体验。
调整后,K3路线路走向为:客运中心站—水仙大街—九龙大道—迎宾大道—西溪大桥—厦漳同城大道—S201—马青路—青礁慈济祖宫。共设20个上行站点和18个下行站点,覆盖漳州、厦门两地多个重要区域。运营时间为每日6:40至18:50,双向对开,票价实行全程一票制8元。
全市首条跨区域公交线路的开通将提升厦漳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文旅产业融合注入新动力。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探索“公交+文旅”模式,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记者 沈小琴)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