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公交公司举行专题会议,提出坚定“公益性+市场化”发展理念,从公交线路重组优化、丰富产品、优化公司考核方式三大方向发力,促进贵阳公交高质量转型发展。
据贵阳公交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林介绍,目前传统公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必须变革转型。贵阳公交将从传统公交向现代公交转变、从常规公交向智慧公交转变,今后主要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以大数据智能手段为主的运营模式,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
下一步,贵阳公交将围绕“强省会”行动、“一圈两场三改”建设,重构公交出行体系,将公交出行融入市民15分钟生活圈,把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与老百姓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在“公益性”基础上衍生多元服务,实施“公交+N”战略,叠加多重服务,以高品质服务增强公交竞争力。
围绕“骨干+接驳”精简线网思路,在空间层面体系性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对高重复度通道线路进行整合。针对中长距离出行需求,采取灵活运调组织,提升公交运营速度。开通定制公交、商务巴士、企业通勤专线、旅游专线等多样化公交服务,向市民提供高品质公共交通服务。打造公轨融合工程,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方便快捷换乘,以及城市公共交通与铁路、公路、民航等对外交通之间的有效衔接。
同时,贵阳公交将开展智慧公交大脑二期建设,基于“人、车、场、站、路”五要素感知数据,建设智慧公交大脑平台,实施智能化、自动化动态排班调度,持续减少运营调度人力成本,提升公交运营调度管理效率。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