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北京公交集团正式承接通州区域公交。原70条线路所有路号及站名均暂不更改,后续随站杆站牌更新一并统一路号和规范站名。记者获悉,6月1日开始,14条线路不同程度延长营业时间15-60分;接下来,公交集团将设计通州与中心城区的定制公交线路13条。
据介绍,北京市通州区政府与北京公交集团公司、城市副中心客运公司、恒基客运有限公司于2022年5月30日签订《通州区域公交承接总体协议》。北京公交集团于6月1日承接通州区域全部70条公交线路,并由北京公交集团城市副中心客运有限公司负责通州区全域906平方公里区域公交线路运营。
6月1日融合后,为方便通州区域内市民按照原有乘车习惯进行乘车,进一步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乘车体验,原70条线路所有路号及站名均暂不更改,后续随站杆站牌更新一并统一路号和规范站名。将对承接线路中45条线路进行运营服务水平提升:其中,14条线路不同程度延长营业时间15-60分;19条线路低峰间隔缩短5-15分钟;12条线路缩短高峰间隔3分钟。进一步完善副中心公交线网布局,6月1日,试运营春明西路微循环T88路,不断织密地面公交覆盖。
北京公交集团将深入分析北三县通勤服务需求,设计通州与中心城区的定制公交线路13条,丰富副中心多样化公交运营模式,提升通州区乘客乘车体验。
同时,公交集团将在全系统调集565部新能源公交车,积极优化车辆能源结构,实现融合后通州区域公交新能源车辆使用100%,大幅提升了车辆装备舒适性、环保性和安全性,使整体车辆焕然一新,为节能减排、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城市副中心公司在行车安全防控体系和科技支持体系方面进行大幅提升,在全部车辆上搭载并推广应用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和异常行为判别系统,为全部驾驶员配备情绪感知手环,实现驾驶员和车辆智能化追踪和溯源管理。
未来,北京公交集团将不断发挥区域化管理优势,实施集中智能调度,加快推进准点工程,提升运营效能;不断发展定制公交、快速直达专线、节假日专线等定制化和多样化线路的迭代升级,开发更多出行新领域、新空间,便利市民出行。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