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3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透露,今年将编制并且实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同时抓紧推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建设,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并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和清洁低碳转型。
据介绍,2018年至2022年这五年时间,我国交通运输系统一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7万亿元,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的港口群。
“下一步,我们将制定实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重点要抓10个方面的工作。”李小鹏说,具体包括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服务的质量,深化交通科技创新驱动,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优化调整结构,推动清洁低碳发展等,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扩大交通投资是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投资稳增长的有效抓手。李小鹏表示,去年一年,全国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3.8万亿元,同比增长6%,今年交通运输部还将继续保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的高位运行。
“交通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落地见效快、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等特点,2022年全年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再创历史新高,殊为不易,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贡献了交通力量。”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说。
据介绍,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去年交通运输部强化政策保障,加大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力度。并且,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发挥中央资金引领带动作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交通运输项目,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信贷融资支持作用,支持交通运输项目;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稳妥开展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建设。
徐成光表示,今年交通运输部将积极扩大交通有效投资,继续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交通运输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强化资金和政策保障,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并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储备力度,持续为扩大交通有效投资打好扎实的基础。
3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成都轨道集团总调度长徐安雄介绍,目前,成都地铁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人次,工作日单日客流量常态化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线网运营水平与各项关键运营指标持续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如何继续提升市民乘客通勤体验感受、打造文明出行场景,徐安雄表示,成都将采取运力错峰配置、精准投放大站空车、快慢车差异化开行等措施,划梯度、分层次精细化配置线网运力,推进重点车站的扩能改造,满足乘客多元化快速出行需求,确保运营线网高效运行。 成都在国内行业首创的“文明365”服务长效机制运行情况如何? 徐安雄说,成都以提供全龄友好出行服务为目标,开展“轨道文化进校园”,打造“儿童乘车体验馆”互动平台、母婴候车室、高低位爱心窗口等全龄友好设施,设置无障碍的渡板、电梯、卫生间、盲文盲道等服务设施。 为了向乘客提供一体化便捷服务,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实现跨城乘坐轨道交通,徐安雄介绍,“成都先后与重庆、西安、南昌、郑州、广州等5座城市实现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关联互通,市民乘客一码在手畅游无阻。” 在乘客体验方面,15座车站上线“同站过街”服务,所有地铁线路实现“列车分区控温”,6座车站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