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厦门大学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金龙客车举办。此次强强合作将发挥优势互补,整合更多资源,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技术研发体系,实现学术研究与市场应用的相互促进。
揭牌仪式
氢能被我国列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国家和地方政府均大力推动和支持氢能产业的发展。在2022年1月,厦门市入选的国家第二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将加速推动氢能汽车商业化和氢能产业发展。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将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以深层次的联合研发模式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共同打造厦门乃至全国的产业技术高地。
厦门大学副校长江云宝出席并发言
金龙客车和厦门大学的合作成果丰硕。双方在疫情防控产品研发、新能源和智能驾驶装备等方面承担国家科技部项目1项、厦门市科技项目3项及多项产学研项目。2021年,双方在氢燃料客车技术方面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双方形成了成熟的技术创新机制,也建立了良好融洽的合作友谊。
双方成立联合研发中心,依托厦门大学优越的科研平台,结合厦大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领域的前期研究基础,为联合研发中心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厦门大学副校长江云宝表示,本次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是科研成果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重要体现,标志着厦门大学和金龙客车将携手为助力福建省、厦门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希望双方将联合研发中心建设成为新能源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共同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和厦门“两高两化”建设。
金龙客车总经理刘志军出席
金龙客车总经理刘志军介绍,金龙客车作为中国客车自主品牌代表和领军企业,具有30余年整车研发经验,累计生产、销售客车逾50万辆,掌握新能源整车工程化开发核心技术,具有燃料电池客车和货车生产资质,这些为联合研发中心的顺利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厦大一行参观金龙客车展车
联合研发中心人员由厦门大学相关课题组师生与金龙客车工程技术人员整合构成,目前初步形成了一支30多人的研发团队。金龙客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苏亮任联合研发中心主任,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周伟任副主任。
双方合影
未来,双方将围绕“卡脖子”技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形成知识产权,实现成果转化。双方力争将联合研发中心建设成为世界先进、国内一流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中心,共同推进福建氢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