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公共领域车辆站上全面电动化风口

分享到:

为进一步加快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步伐,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此次试点实施周期为2023-2025年,涉及的公共领域车辆包括公务用车、城市公交、出租车(包括巡游出租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邮政快递车等。

公共领域用车具有数量多、示范性强等特点。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加快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同时,对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等亦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商用车电动化进程

从目标来看,《通知》提出实现车辆电动化水平大幅提高。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

“以公共领域车辆为突破口加快全面电动化,有利于补齐商用车新能源化短板,实现柴油车辆的节能与环保,对改善城市环境意义重大。”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

据了解,公共领域车辆以载客和运货等商业用途为主,其总保有量虽然不及私家车,但此类车辆运营时间长,且其中的公交车、物流车等载重较大,因此单车燃油消耗和污染排放更大。中汽数据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中国车用总燃料消耗量为2.33亿吨,同比增长约3%,直接碳排放量约7.7亿吨,其中商用车占比超一半。

“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利好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邵元骏指出,“其实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一直在推。目前一二线城市的公交车电动化步伐很快,基本上已经完成。这次试点工作肯定会对三四线城市的公共交通电动化带来促进作用。”

另外,网约车行业也在积极进行电动化转型。记者了解到,曹操出行自2015年起就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共享出行领域的使用。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投放纯电动汽车近10万辆,2022年全年碳减排量高达62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整体渗透率仍相对较低。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33.8万辆,全年渗透率为10.2%,相较于乘用车同期27.6%的渗透率仍有差距。对此,有观点认为,此次试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有望加速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化进程。

●充电桩建设将进入新一轮加速期

除了对车辆电动化水平提出要求外,《通知》还对充换电配套设施的发展进行了部署。《通知》提出,要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

记者了解到,当前国内充电桩建设数量远不及新能源汽车销量,去年1-10月,国内桩车增量比为1:2.5。有业内分析认为,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需要“跑赢”新能源汽车增速,否则或进一步加剧车桩配比失衡等矛盾。

“续航问题和充电方便程度是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两个重要因素。整个充电网络建立起来后,对商用车乃至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邵元骏表示,“充换电设施行业发展需要国家、企业及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发力。例如,高速路充电桩、集中式大型充电站是国家层面要发力的部分;企业层面,一般车企在消费者购车后会自发建设私人充电桩。另外,在一些写字楼、商超等停车场加大公共充电桩布局也是企业发力的方向。”

业内人士认为,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也能够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可以进一步调动消费者积极性、拉动消费。“充电桩行业和新能源汽车两者之间能够双向促进。以前充电桩产业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人充电,企业赚不到钱。而在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后,市场将释放巨大充电需求,充电桩建设也有望进一步加速。”邵元骏进一步说。

●需要全国统一大市场

《通知》还要求,完善政策支撑体系,鼓励试点城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因地制宜研究出台运营补贴、通行路权、用电优惠、低/零碳排放区等支持政策,探索建立适应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的政策体系。

事实上,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一直以来各地不断加大对商用车电动化的支持力度。例如,深圳对配置一定数量新能源物流车的车辆运营企业发放补贴;上海提出到2025年新增城市物流车100%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

“各地制定的支持政策都不相同,都会基于当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政策补贴力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定。”邵元骏表示。

“公共领域车辆品种多,很散乱,技术相对落后,需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规模效应,否则会导致各城市固守自己的特色品种,埋下规模小、成本高、不规范竞争等隐患。” 崔东树强调。

另有观点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催生了如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新模式,但仍存在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公共领域车辆一般为政府投资、单位所有,且应用场景相对固定,是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应用的良好载体。“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本身尚未成熟,且还不具备商业模式,因此在公共领域车辆上应用还存在很大挑战。不过,虽然现在大规模推广意义不大,但在局部划定示范区,做一两条示范线路是没问题的。”邵元骏表示。

编辑:Ella

行业数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