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能燃料展获悉,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编写的《国际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预计,未来10年是我国氢能产业的“黄金发展期”,预计到203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新建投资规模将达到3750亿元,绿氢产能接近副产氢。
《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12月,全球新增电解水制氢装机量约0.9吉瓦,累计装机量约1.4吉瓦,为2021年的2.8倍,其中,中国和欧洲分别贡献了总装机量的约40%和30%。预计到2023年全球新增电解水制氢装机量和累计装机量将分别达到4.1吉瓦和5.5吉瓦,较2022年分别实现455%和393%的增幅。
根据《报告》,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日渐完善,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已有30个省级行政区域将氢能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69个地级市、县、区明确提出要发展氢能相关产业,到2025年各地氢能规划产值总额已接近万亿元。
绿氢是全球氢能发展重点。《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已公布的绿氢项目数量约680个,规划装机量累计超过460吉瓦。在净零排放场景下,2030年全球电解水制氢装机量将达到720吉瓦。对于我国而言,《报告》表示,截至2022年,我国已建成和规划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达410万吨/年,2022年全年电解水制氢项目约52个,其中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21个,占比约为40%。预计到2030年,我国氢气年均供应量将达4800万吨,其中电解水制氢供应量约为1100万吨/年,占比约为25%。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氢能产业技术快速发展,氢能需求也将逐渐扩大。《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对氢的需求将超过1.5亿吨;到2050年,全球氢能需求较2022年将增长10倍。
在交通领域,《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72000余辆,集中于欧盟、东亚和北美市场。在交通应用快速推广的背景下,根据《报告》,截至2022年底,全球共建成加氢站1024座,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德国、美国和韩国,预计到2030年全球加氢站数量将超过4500座。
此外,《报告》指出,随着电解水制“绿氢”的发展与氢能多样化应用的融合,电力多元化应用“Power to X”模式成为促进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根据目前拟在建项目,预计到2030年,电力多元化转换总装机将超过1100万千瓦。从化工领域用氢企业产量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22年合成氨产量约为6000万吨、合成甲醇产量约8100万吨,其氢气需求量分别达到约1059万吨、1012万吨,绿氢替代潜力巨大。
特别推荐: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展现场参观报名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