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郑州市交通运输局公示《郑州市“十四五”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
《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立足郑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系统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特色化公交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多模式融合发展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到2025年,实现公共交通在“网络融合、衔接高效和运营协同”的全方位一体化发展,为市民提供选择多元、极具吸引力的一体化公共交通出行服务。
规划内容提到:构建“一个总体目标、三大发展战略、十项行动方案”的总体框架,围绕“网络一体、融合发展”战略,重点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完善主城区外围轨道接驳公交网络、推进主城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等;围绕“衔接一体,无缝发展”战略,重点构建公共交通枢纽衔接体系、优化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服务、推进公共交通换乘衔接设施高品质建设、提升公共交通站点周边慢行品质等;围绕“运营一体,品质发展”战略,重点构建全链条一站式的运营服务体系、打造创新引领的公共交通信息平台、建立可持续多元化的票制票价体系等,推动公共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
图1 轨道交通规划图
图2 外围多层次公交接驳走廊规划图
图3 “微枢纽”规划试点示意图
3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成都轨道集团总调度长徐安雄介绍,目前,成都地铁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人次,工作日单日客流量常态化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线网运营水平与各项关键运营指标持续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如何继续提升市民乘客通勤体验感受、打造文明出行场景,徐安雄表示,成都将采取运力错峰配置、精准投放大站空车、快慢车差异化开行等措施,划梯度、分层次精细化配置线网运力,推进重点车站的扩能改造,满足乘客多元化快速出行需求,确保运营线网高效运行。 成都在国内行业首创的“文明365”服务长效机制运行情况如何? 徐安雄说,成都以提供全龄友好出行服务为目标,开展“轨道文化进校园”,打造“儿童乘车体验馆”互动平台、母婴候车室、高低位爱心窗口等全龄友好设施,设置无障碍的渡板、电梯、卫生间、盲文盲道等服务设施。 为了向乘客提供一体化便捷服务,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实现跨城乘坐轨道交通,徐安雄介绍,“成都先后与重庆、西安、南昌、郑州、广州等5座城市实现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关联互通,市民乘客一码在手畅游无阻。” 在乘客体验方面,15座车站上线“同站过街”服务,所有地铁线路实现“列车分区控温”,6座车站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