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1日从中铁十五局集团获悉,作为重庆市重点工程的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迎来重大工程节点,铁路枢纽东环线南段轨道成功贯通,为东环线的全线开通奠定了基础。
当日,在明月峡长江大桥重庆铁路东环线南段接轨点,蓝色的大桥钢桁梁下,轨道已经铺设完成,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一道工序——紧固螺栓,随着螺栓的紧固完成,也标志着重庆东环线项目南段轨道贯通。
图为工程列车正通过接轨点。 刘纪湄 摄
据悉,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南段正线长62.9公里,途经重庆市江津区、巴南区、南岸区3区,项目于2017年7月进场,于2020年6月1日开始架梁。
据了解,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南段由中铁十五局集团重庆东环项目部承担铺架工程,面临工期紧张、高桥墩多、安全风险大、施工难度大等诸多困难,项目部加快施工生产进程,合理调整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克服了多专业交叉施工的困难,连续增加作业面数量,采用机械、人工同时铺轨,投入铺架施工人员1000余人、各类机械设备80余台。
“截至目前,重庆铁路东环线南段的794孔制架梁,123.8公里的正线铺轨,31.24公里站线铺轨,已经全部施工完毕。”中铁十五局重庆东环线项目部一分部总工程师冉耀华介绍说。
按照建设计划,全线建成后,将串起沿线团结村中心站铁路物流基地、重庆江北机场航空物流基地、南彭贸易物流基地等物流节点,为重庆市9大工业园区的货物进出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同时还将串联起重庆东站、重庆西站、重庆北站和江北国际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对加快重庆沿线城市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便市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完)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