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北京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交通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容军介绍,明日(6月9日)首班车起,轨道交通全网和城六区地面公交线路,将正式上线新票务系统并启动自动核验健康码服务。
容军表示,为防控疫情,北京部分公交线路和地铁车站从5月17日开始人工查验乘客健康码。为提高乘车效率,启动了全市公共交通票务系统升级,从而实现乘客刷卡或刷码进站乘车自动同步核验健康码信息。在广大市民的支持和配合下,目前升级工作进展顺利并已通过测试,已具备上线条件。
5月17日开始,市政交通一卡通实体卡、手机NFC卡和各类乘车码陆续启动升级,有关部门坚持倾听各方诉求,积极做好相关服务。截至6月7日24时,已完成升级的一卡通实体卡和手机NFC卡有940万张、乘车码523万张,合计达到1463万张。
其中,为方便服务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北京市对520余万张养老助残卡、民政一卡通和残疾人服务一卡通卡,通过技术手段在后台进行了自动升级。为方便服务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士,对“Health Kit”(健康宝)小程序进行了改版,帮助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士快捷完成升级。
为检验升级后公共交通票务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5月29日以来,累计在25条地铁线路的386个车站,以及536条地面公交线路开展了乘客体验测试。测试期间,乘客主动配合,公交地铁精心服务,安排工作人员协助未完成升级的乘客现场升级,灵活设置系统核验通道和人工核验通道,票务系统运行稳定,刷卡或刷码进站顺利,现场秩序良好。通过测试,检验了系统的可靠性,乘客体验到了刷卡验码“两步并做一步”“一个动作、无感过闸”的便捷性,实现了预期目标。6月6日、7日两天,地铁和公交共劝返核酸检测结果不符合防疫政策要求的乘客18365人。
结合疫情形势好转,各区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北京全市公共交通也将同步恢复正常运营。为落实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6月9日首班车起,轨道交通全网和城六区地面公交线路,将正式上线新票务系统并启动自动核验健康码服务。
交通部门提示广大乘客,当前乘车须核验72小时内核酸,后续如防疫政策做出调整,票务系统将随之动态调整。已升级的乘客请走系统核验通道,没有升级的乘客请主动走人工核验通道,出示核酸阴性证明,并尽快完成升级。被提示“健康码异常”的乘客请配合现场工作人员引导。
此外,市民请不要使用他人的实体卡(码)乘车,也不要将自己的实体卡(码)转借他人使用。有购买单程票需求的乘客请提前准备好身份证件。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