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岁加入铁道兵第八师起,宋银山就与祖国建设紧紧连在了一起。通霍铁路、引滦入津、大秦铁路、土库二线、成昆铁路,一个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都印刻下他奋斗的足迹。
宋银山个头不高,黝黑的面庞布满风霜,小小的眼睛里布满坚毅。干过测量、试验,也干过木工、炊事员,会开挖机、会修各种设备,还懂隧道爆破……从穿上军装到集体转业,从科尔沁草原到大凉山深处,再到雪域高原,参加工作40多年来,宋银山对本职岗位的那份坚守始终如一。
“这么多年,我干得最久的就是调度,有20多年了”,谈起调度工作,不善言辞的宋银山话多起来,言语间透露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刚开始干,没想干多久,可干久了就有了感情,就想一直干下去。”
2016年,因为一句“成昆铁路非常需要你”,宋银山响应组织号召,来到大凉山,负责隧道施工现场调度。这里沟壑纵横,交通闭塞,宋银山争分夺秒,废寝忘食,带头抢修便道、建设营区……为项目大干快上赢得了先机。
2019年7月29日,成昆铁路甘洛段发生暴雨灾害,道路中断、人员受困。接到抢险任务的宋银山,立即带上机械设备往现场赶。抢修道路时,一块巨石从山上崩落,与他“擦肩而过”,把路面砸出一个大坑。“当时没觉得害怕,就想着赶快把路抢通,打通生命通道”,宋银山回忆道。
宋银山在指挥抢险
有一次,特克隧道0号横洞出现积水,年轻技术员们一时慌了,不知怎么办。宋银山就给技术员交代:“别浪费钱买新管子了,把堵塞的地方分段截开,冲洗一下再接上就行”。“宋叔懂得太多了,简直就是个‘宝藏’。他还常常嘱咐我们,技术干部一定得勤快,要随身带着三样宝贝:卷尺、笔和本子,多学多看多记。”项目技术干部小王说道。
宋银山待人真诚,跟地方群众、兄弟单位等关系都很融洽。有一年夏天,受汛期影响,通往工地的道路中断,依布大桥混凝土供应成了难题。宋银山主动向相邻标段求助。出于对宋银山人品的认可,相邻标段爽快答应,解了燃眉之急,保障了大桥施工顺利进行。
“不是说咱有多能干,咱代表的是项目部,咱上去了,工人才敢上。”一次,特克隧道发生岩爆,连有经验的工人都不敢上前。宋银山二话没说,带着工具就往里冲,通过洒水降温,岩爆很快被制服。常有工人打趣他,“您这么大一个领导,还经常亲自做这些小事?”他很严肃地回道:“工地无小事,一样也不能马虎,出了事大家都会受损失。”
宋银山在高原铁路隧道建设现场
正是有了无数平常日子里的点滴奉献,才有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正是有了铁兵精神的薪火相传,才有了铁路建设的屡克难关。
去年年底,已经58岁的宋银山没有选择在收尾项目“坐等退休”,而是主动踏上雪域高原,成为高原铁路建设中的一分子。宋银山说:“不论在哪里,不管干什么,要干就要干到最好。”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熟识宋银山的项目经理们,都有同样的感受:“老宋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项目部有他在,我们心里很踏实。他是项目的‘金山银山’,是我们的宝贝!”宋银山身上的这种“老黄牛”精神,难能可贵,令人钦佩,打动着、激励着项目部的每一个人。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