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了解到,南京地铁S1号线首次运用ATO+技术实现载客运营。在该技术应用下,列车凭借自行判断可“自己跑、自己停、自己回”,不仅有效节约了乘客的通勤时间,而且让列车运行更加安全平稳,极大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
ATO+技术是在原有的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基础上,仅对信号、车辆和站台门等3个系统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不仅投资低、改动范围小、施工周期短,并且改造可以在不影响S1号线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完成。
“通过ATO+技术的应用,S1号线实现列车自动到站停车发车、列车门和站台门自动开关门联动、自动折返、自动出入场段等功能。在ATO+技术下,司机主要起到监督作用,有效避免了人为误操作引发的安全风险,确保了列车安全性。”南京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技术可实现车门关闭后立即发车,每站可节约近10秒的准备时间,有效提升了列车平均速度和准点率,极大提高了线路自动化水平和运营效率。
记者了解到,为方便旅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南京地铁针对S1号线前往高淳站和溧水站方向的大客流特征,提供了大站快车的组织运营模式。该模式下列车只在途经主要车站时停靠,部分较小的车站则不停靠,使列车能够在交通高峰时段快速穿梭,缓解高峰期客流压力,缩短市民通勤时间。此外,该运营模式具有站距大、速度快的特点,能更好适应主要车站的客流需要,满足市民快速便捷出行需求的同时提升线路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在向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南京地铁作为绿智城轨技术应用的探索者,正在全力推动智慧城轨加速落地。据了解,ATO+技术未来还将应用于地铁6号线和宁马城际线。
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交通运输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埋头苦干、担当奉献,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基础设施 (一)铁路。 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8%,电化率为76.2%。 图1 2020-2024年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二)公路。 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9.0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35万公里。 图2 2020-2024年年末全国公路里程 年末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534.4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46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97.3%、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77.75万公里、增加1.53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14.2%、提高0.1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19.07万公里、增加0.70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