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4年7月26-29日,第十二届全国磁悬浮技术与振动控制学术会议(CSMTVC12)在广东省珠海市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磁悬浮技术与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大学联合承办,广东省高速节能电机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性能伺服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电磁控制与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分会等单位协办,珠海格力电器胡余生教授级高工和深圳大学曹广忠教授担任共同主席。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126家单位的508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及相关代表参会。
全国磁悬浮技术与振动控制学术会议是我国磁悬浮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本次大会以“绿色低碳·智能引领,磁悬浮技术支撑高端装备未来”为主题,共收录论文267篇,开展学术报告116个,展示学术海报92份。
大会于7月26日正式开幕。大会主席胡余生教授级高工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方教授、磁悬浮技术与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瑾教授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致开幕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杜彦良教授和珠海格力电器董明珠董事长特别代表朱磊先生分别代表承办单位致开幕辞。
本次会议设主会场1个,大会主题报告5场,分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陈政清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立毅教授,深圳大学曹广忠教授,国防科技大学龙志强教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吴冬华正高级工程师就磁悬浮技术研发与应用做特邀报告。设置了磁悬浮轴承、磁悬浮交通、磁悬浮新技术与新应用和综合交叉主题论坛,11个分会场,分会场邀请报告25个,口头报告83个。会议首次设置青年学术论坛,围绕青年人才成长和学术前沿交叉组织了3个报告和交流沙龙,学会领导介绍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人才支持政策与举措,邀请了国家杰青/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王涛教授、国家优青/中南大学国巍教授、湖南大学牛华伟教授和黄智文教授分享了青年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思考与科研创新工作,并开展了“新形势下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机遇、挑战与抉择”青年沙龙,以交流引发思想碰撞和交叉合作,共同促进本领域青年人才成长。
7月28日,大会专家及参会代表前往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参观和技术交流。
大会于7月28日顺利闭幕,闭幕式由深圳大学曹广忠教授主持。本次会议在参会人数和投稿论文数量上均再创新高,对推动我国磁悬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国家高端装备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本次学术会议已被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推荐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4)》。
本次会议得到了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振动工程学报》等8家期刊以及10余家企业的大力支持,为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支持高端学术交流创造了良好环境。珠海市大力支持高端学术会议引进并实现成果转化,本次磁悬浮会议对推动和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引才引智等有重要支撑作用。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