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随着象征调度指挥权、属地管理权和设备使用权的“金钥匙”正式由建设部门交付运营部门,广州地铁十号线首批四座车站——五凤站、东沙站、广钢新城站、大干围站顺利完成“三权”移交,正式由建设阶段转入运营调试阶段。
全线单层面积最大车站顺利移交
据悉,广钢新城站是十号线单层面积最大的车站,其北侧靠近110千伏和220千伏架空高压线,正常的起重吊装作业已无法满足施工条件。因此,广州地铁和北京城建的地铁建设者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专门采用高度更低的反循环钻机,基坑内的土石方通过“坑内倒运、单边出土”的方式,巧妙地避开高压线的制约。
BIM技术加持推动施工效率提升
东沙站是全线首个开工、首个封顶、首台盾构始发、首批移交的车站。车站土建施工过程中,因基坑范围内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淤泥层、砂层、强风化粉砂质泥岩,裂隙发育丰富,地下水量大,施工过程中,车站共设置500多个监测点,对基坑进行实时人工及自动化监测,确保基坑安全。
车站移交前,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协同管理,及时发现隐患问题,建立工程问题清单,做到早发现、早整改、早清零,并定期组织召开问题协调会议和对标会议,及时解决重难点问题。最终,经各专业验收小组确认,车站工程质量合格,各专业体系设备运行正常,正式移交运营调试。
截至目前,十号线(西塱-石牌桥)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1%。14座车站中,12座已封顶进行机电施工,1座进行土建施工,1座进行前期准备;14个区间中,13个已贯通并完成机电施工,1个进行土建施工。广州大道中至西塱段轨行区、广钢新城车辆段及4座车站已“三权”移交。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