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湛高铁联络线首座连续梁合龙、揭惠铁路百吉岭隧道进口掘进突破千米、莞番高速公路架梁施工有序推进……连日来,广东多地突发强降雨,山体滑坡、洪涝灾害风险增大,防洪防汛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中铁二十五局一公司迅速采取措施,保障广东境内13个在建项目安全生产、平安度汛。
广湛高铁广珠广茂联络线连续梁施工现场
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广东“龙舟水”平均累计雨量已达404.5毫米,成为10年来最强“龙舟水”。结合当前防汛形势,该公司切实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和中国铁建安全管理“十个坚决”要求,强化组织领导,深入全面开展现场防汛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畅通公司本部与项目部两级联动机制,加固大型设备设施,做到“早排查、早预报、早防备”。
该公司承建的广珠广茂联络线是保障广湛高铁改造施工的关键性工程,涉及广珠铁路、广茂铁路既有线施工达7.85公里。为了防止强降雨对既有线施工的影响,该项目加强线路巡查,动态掌握沿线西南涌直流水位以及路基边坡情况,设立专人专岗监测既有路基段是否沉降,观测在建广珠广茂联络线上下行线特大桥等桥墩是否位移,并及时清理墩身、梁体轻飘物,防止刮落影响既有线行车安全。项目建设者实时跟进天气预报信息,错开降雨高峰,见缝插针组织施工,如期实现广珠广茂联络线首座连续梁合龙。
“进口段突破千米大关,斜井掘进1649米,竖井已于6月15日贯通。”项目经理陈鹏宙向媒体记者介绍着隧道建设进度。揭惠铁路百吉岭隧道全长9.8公里,是全线控制性工程。针对山区施工山洪灾害特点,项目建设者调派3台挖掘机建造3条排洪管,成立“三人小组”全天候巡查隧道内渗水情况、检查排水装备运转状态。面对偏压、浅埋、富水以及破碎侵入带等复杂地质情况,他们通过缩短循环进尺、及时调整开挖工法、超前预加固等措施应对岩体变形,确保隧道安全掘进。
在东莞,莞番高速公路莞樟路一号特大桥施工位于市区主干道旁。项目部投入15台抽排水设备,累计抽水近200次,防止周边区域积水影响行车安全。施工现场通过设立风速风量测量仪,保障架梁安全。“当检测到风速每秒11米、达到6级时,立即停止架梁作业,对吊机、运梁车采取加固防溜。”现场安全员叶少朋说。暴雨过后,项目部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维护,防范风险,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日均架梁6片,目前已完成78片箱梁架设。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