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轨道交通>正文

青岛轨道交通装备:“链”出产业新优势

分享到:

城市和产业相依共生、兴衰与共,城市能级跃迁的驱动力来自产业发展的向新、向上。

8月5日,采用中国标准、为雅万高铁量身定制的高速动车组在青岛下线,16天后首批列车从山东港口青岛港启运。这是我国高铁首次“驶”出国门的荣耀时刻,也为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产业发展的空间不止于此。今年以来,以龙头企业为主导,聚焦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发展,青岛轨道交通装备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在新维度上不断发力,力求塑造更多市场竞争新优势。

开拓新市场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项目。“中国标准”高铁从青岛“驶向世界”,为青岛迈向更高水平开放注入了新动能。事实上,今年以来,以中车子公司为龙头企业牵引,“青岛造”轨道交通装备频频亮相海外市场,通过一次次的“跨国之旅”提升“国家名片”的含金量。

4月中旬,升级版“澜沧号”动车组列车在中老铁路老挝段投入使用。作为联合制造企业之一,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按要求对“澜沧号”做升级改造。中车四方所则为列车提供了制动系统、电子系统等关键核心装备。“青岛制造”助力“国家名片”驰骋于“一带一路”。

美国当地时间6月6日,中车四方制造的芝加哥地铁首辆批量车顺利交付用户,标志着我国出口发达国家最大地铁车辆项目迎来重要里程碑。

当月,中车四方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线上签署了62辆干线铁路客车出口合同。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向巴西出口干线铁路客车。

7月3日,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通车试运行,线路运行的电动车组由中车四方研制。这是中国轨道列车首次开进埃及。

7月26日,出口葡萄牙波尔图地铁下线并启动列车试验,中车四方所为项目提供核心系统产品“打包服务”。此前,中车四方所核心系统产品已出口德国、瑞士、西班牙、奥地利等11个欧洲国家,这是首次实现欧盟高端市场多系统、多产品整体打包供货。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反复的疫情挑战,发力海外市场无疑是产业新的增长点,“连接”世界凭借的是打造全球框架下的创新体系。

以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中车四方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成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技术中心等5个国家级研发试验平台,搭建了涵盖30个专业方向的协同仿真平台和18个试验验证平台,形成了世界领先的研发创新能力。公司还相继成立多个海外研发中心,今年3月15日,中车四方股份与中泰两国多所高校共同签署了“中泰轨道交通联合实验室共建实施暨中泰高铁教学计划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两国高铁科技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车四方所致力为轨道交通等领域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和数字化、智能化支撑下的“产品+”“系统+”服务,自主攻克动车组核心控制系统芯片与软件关键核心技术,钩缓装置产品获国家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

频频斩获海外订单,还得益于企业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具备的综合竞争优势。通过开展本地化建厂、本地化用工、本地化采购、本土化售后服务等多种方式,引领中国高端装备加速“出海”,擦亮流动的“中国名片”。

迈向新赛道

链主企业在C位发力,是青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的关键支撑。践行央企使命,中国中车勇担轨道交通装备现代产业链链长。而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和中车四方所正是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的两大链主企业。

多年来,中国中车与青岛市在产业发展上良性互动,中车已在青岛布局千亿规模产业集群,共建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中车大数据中心,央地合作持续深化,正在推动更多优质要素资源汇聚青岛。

6月14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中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当天,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在青岛揭牌成立。制动技术是轨道交通装备核心技术之一,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技术创新,也是自主创新成果的工程化应用。与成立一家新公司不同,中车制动的成立是优化整合中国中车内部制动业务资源的一个重要举措。公司将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搭建开放共享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引领平台,为轨道交通、汽车、工业等领域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制动、缓冲系统产品和全寿命周期智能化解决方案,对强韧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提高产品的本地配套率拓展出更大空间。

8月11日,中车新能源汽车青岛项目产品推介暨配套企业对接会举行。中车时代电动汽车公司、青岛中车四方车辆公司和青岛动车小镇投资集团签署合作意向协议,三方将围绕合作打造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基地及示范应用场景,共建智慧交通一体化、智慧环卫一体化、智慧城配物流三大平台展开全面深入合作。这是轨道交通装备和新能源汽车两大青岛优势产业链融合对接的一次有益尝试,为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这样的产业链“跨界”对接,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立足“十四五”规划,中车确定了以轨道交通为核心,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新材料为重要增长极以及若干业务增长点的“一核三极多点”业务结构。未来,中车不仅要持续擦亮高铁这张“金名片”,还将把握“双碳”机遇,围绕绿色低碳、数字智能,在战略性新兴业务上全面发力。在城市间激烈竞速新兴产业布局的当下,与链主央企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合作,将为城市在壮大优势产业的同时,实现“新赛道”的超越释放“加速度”。

布局新载体

轨道交通装备是《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之一,青岛这一产业还肩负着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重任,主动开放合作新场景、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载体是其中应有之义。

今年以来,面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大机遇期,青岛地铁集团积极导入更加丰富多元的角色定位。聚焦“线路建设、TOD开发和轨交产业集群”三个千亿投资目标,全面发力“建设、运营、开发、经营和资本运作”五大赛道。“十四五”期间,地铁建设将衍生出千亿级的市场场景,为相关企业提供充足的产业投资和市场参与机会,通过“建圈强链”构筑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

同样以城市更新破题,集聚了全市90%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资源的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正乘功能区新一轮深化改革之机,借城阳区与示范区深层次、全方位融合发展之势,以低效片区开发建设为契机,加快“腾笼换鸟”,高水平规划建设专业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目前,示范区已划定国创中心、产业配套区、城市配套区等3个重点区域作为城市更新未来三年攻坚重点,总面积14平方公里。

眼下,总占地面积达388亩的国创中心双创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这里是国创中心技术研发板块,将聚集一批轨道交通领域研发机构,目前示范区正与中车集团一起全力招引轨道交通领域的高端科研机构入驻双创园。2023年2月,一期项目将竣工交付使用。预计到2025年,园区入驻研发机构达到30余家,集聚创新人才1万余人,将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生态。国创中心基本建成后,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轨道交通领域技术创新策源地。

聚焦高铁关键零部件,总占地面积350亩的轨道交通关键装备产业园也在加紧建设中。这里将成为高铁走行部关键部件的研发、生产和检修基地,未来将为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带来一批强链、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项目。

聚焦工程新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千亩产业园也在示范区内规划建设中。目前已落户“四上”企业8家,周边集聚了以A股上市企业——国恩股份以及新材料科技工业园、爱尔家佳等为代表的先进高分子材料企业,涵盖高性能工程塑料、涂料、橡胶、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细分行业,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先进高分子产业链;投资5亿元的山东省聚合物新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成果转化基地项目也在建设中。预计到2024年,这里将新培育年产值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3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园区产值产业规模超过150亿元。

以空间优势换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千亩产业园区的建设,将成为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服务集中的全新载体。

编辑:卓卓

行业数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