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西线隧道中,“京华号”盾构机在地下59米深,距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底板22.7米处完成第1646环推进,安全、平稳、顺利穿越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枢纽,比原计划提前4天。这是“京华号”盾构机继京哈铁路后成功穿越的第二个特级风险源,标志着西线盾构攻克施工最难点。
“京华号”是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如果把它摆在地面上,是一个近6层楼高的巨人,150米的身长相当于7节地铁车厢首尾相连,总重量更是高达4300吨。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已经在地下辛勤耕耘了10个月,从京榆旧线北侧始发井开始,下穿多条道路、河流以及建筑物,目前刚刚顺利穿越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京华号”的机头位于地下约60米处,换算成空间就是在地下20层,在它的“头”上,是往来穿梭的列车以及塔吊林立、繁忙建设的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枢纽。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建设公司东六环项目管理处负责人何历超介绍,正在施工的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两项工程在建期间交叉汇集施工具有很大挑战性。该项目穿越长度207米,盾构机最上端距离基坑底板仅22.7米,距离抗拔桩仅3米。盾构机穿越的地层属于高密实、强透水砂层,稳定性差,一次性长距离穿越掘进风险高、技术难度大,对施工要求标准极高。
为确保隧道安全顺利掘进,中铁十四局建设者超前谋划,优化施工方案。
12月26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据悉,2024年贵阳市持续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生活方面,全市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占比达100%,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69%。 据介绍,绿色经济是贵阳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路径。绿色生产方面,贵阳市绿色工厂累计达56家、绿色工业园区累计达5个,前三季度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6.06%。 绿色消费方面,贵阳市累计创建绿色物流园区9个,全市直接拉动汽车、家电、家居换新销售额61.75亿元,占全省近50%。 绿色生活方面,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4%;绿色文明方面,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比例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9.4%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 据统计,2024年以来,贵阳经济发展含“绿”量稳步提升,年末绿色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