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记者从成都地铁处获悉,截至15日,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圆满收官,成都地铁完成春运期间的运营组织工作。
今年春运是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的首个春运,回乡过年、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出行需求得到集中释放。成都地铁有力保障并见证了城市“年味儿”复苏。
总的来看,2023年春运客运量同比略有增长,交通枢纽和重要景点客流量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2023年成都地铁全线网共计运输乘客1.78亿乘次,日均客运量445.34万乘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4.02%;地铁线网总计开行列车20万列次。
以成都东客站、火车南站、天府机场1号2号航站楼站为代表的交通枢纽站,以春熙路站、宽窄巷子站为代表的景点站均迎来了客流量的大幅增长。
成都东客站春运期间累计进站423.6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3.45%,日均进站量较日常增长35.95%,单日最高进站19.52万人次;天府机场1号2号航站楼站春运期间累计进站74.7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2.32%,日均进站量较日常增长79.41%,单日最高进站2.84万人次。
春熙路站春运期间累计进站377.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5.7%,日均进站量较日常增长25.44%,单日最高进站12.85万人次;宽窄巷子站春运期间累计进站72.2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7.6%,日均进站量较日常增长31.63%,单日最高2.56万人次。
年味复苏不仅体现在客流量的增加上,成都地铁今年也积极营造氛围,开展各项暖心服务。各车站张灯结彩换“新衣”,线上发布成都地铁兔年专属IP形象,以主题海报、微信表情包、实物手办等丰富的线上、线下形式,为广大乘客送去新春祝福。
同时,在天府机场1号2号航站楼、成都东客站、成都西站等重点车站,多次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春主题活动,通过写对联、打卡拍照、送祝福等方式,与乘客亲切互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美,切实传递成都地铁生活一脉的惬意和温度。
3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成都轨道集团总调度长徐安雄介绍,目前,成都地铁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人次,工作日单日客流量常态化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线网运营水平与各项关键运营指标持续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如何继续提升市民乘客通勤体验感受、打造文明出行场景,徐安雄表示,成都将采取运力错峰配置、精准投放大站空车、快慢车差异化开行等措施,划梯度、分层次精细化配置线网运力,推进重点车站的扩能改造,满足乘客多元化快速出行需求,确保运营线网高效运行。 成都在国内行业首创的“文明365”服务长效机制运行情况如何? 徐安雄说,成都以提供全龄友好出行服务为目标,开展“轨道文化进校园”,打造“儿童乘车体验馆”互动平台、母婴候车室、高低位爱心窗口等全龄友好设施,设置无障碍的渡板、电梯、卫生间、盲文盲道等服务设施。 为了向乘客提供一体化便捷服务,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实现跨城乘坐轨道交通,徐安雄介绍,“成都先后与重庆、西安、南昌、郑州、广州等5座城市实现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关联互通,市民乘客一码在手畅游无阻。” 在乘客体验方面,15座车站上线“同站过街”服务,所有地铁线路实现“列车分区控温”,6座车站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