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北京市2023年重点工程计划正式对外发布。今年市级重点工程共300项,其中100项基础设施项目包括12条地铁和6条铁路。
12条地铁
12条地铁中,新建项目仅有1号线支线,其余11条均为续建项目:16号线剩余段、12号线、17号线剩余段、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新机场线北延、6号线二期(南延段)、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M101线一期、28号线(CBD线)、22号线(平谷线)、3号线一期。
对于备受关注的1号线支线,京投公司网站近日也披露,项目位于丰台区、石景山区,西起青龙湖东站,东至1号线八角游乐园站,线路全长19.9公里,设车站9座,新建停车场1处。
轨道交通1号线支线工程是中心城区西部轨道交通重要联络线。项目实施可落实非首都功能疏解要求,填补丰台河西地区轨道交通服务空白,支撑区域重点功能区建设和功能提升,围绕轨道站点实现城市功能“变散为聚”,打造成丰台河西发展的引导线,推动河西高质量发展。
另一条关注度很高的地铁线是M101线一期工程,这是城市副中心内部轨道交通网络中的第一条线路。项目实施将支撑副中心空间结构发展,带动城市副中心产业升级,锚固通州西站及副中心站枢纽建设,衔接多层级交通网络,实现与地区功能的联动发展。项目位于通州区,北起商务园站,南至张家湾东站,线路全长约18.1公里,共设车站14座,设富豪村停车场1座。
6条铁路
6条铁路中,新建项目为市郊铁路亦庄线工程和京唐城际铁路北京隧道段。
北京通州发布消息,2月25日,京唐城际铁路最后一段工程——北京段接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隧道正式开挖!建成后,京唐城际铁路将实现全线贯通。唐山至北京城市副中心运行时间最快将缩短至一小时以内,助力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据了解,京唐城际铁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经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宝坻区,进入河北省唐山市,接入天津至秦皇岛高铁唐山站,线路全长15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燕郊、大厂、香河、宝坻、玉田南、唐山西、唐山8座车站。
作为京唐城际铁路的起点站,未来,副中心站枢纽将集成京唐城际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2条城际铁路,地铁6号线、22号线、M101线3条地铁和15条公交线路。
可实现1小时京津冀都市圈交通,15分钟直达首都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机场、30分钟到达核心区的交通高效衔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客运枢纽。
项目预计2024年12月底完工。
续建项目包括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工程、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工程(北京西至良乡段)、市郊铁路新城联络线(T3航站楼-大兴新城段)。
据四川省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目前,成都地铁已累计开通运营13条线路共558公里,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乘次,线网运行图准点率99.99%、兑现率100%,最小行车间隔2分钟,工作日客流量常态化超600万乘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60%。预计到“十四五”末,成都轨道交通建成运营里程将超850公里。 2017年至2022年,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强度连续五年位于全国前列,仅2020年就一次性开通5条线路共216公里。当前,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和30号线一期、轨道交通资阳线(S3线)、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S5线)等10条线路建设正全速推进,多个在建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10条在建线路中94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盾构累计掘进占设计总量的77%。其中,8号线二期已实现全线洞通;连接双机场的时速160公里的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正线整体机电安装完成95%,预计今年四季度开通初期运营。另外,市域铁路成德线(S11线)即将开工,市域铁路龙泉至天府机场线(S13线)正在加紧推进前期工作。 成都正以轨道交通引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强化轨道交通建设与都市圈发展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