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3号线二期、4、6、8、9号线多个项目迎来新进展,跑出了济南地铁建设“加速度”。
3号线二期获评示范工程
部分车站开展铺轨机电安装
近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2022年山东省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工程(优质结构工程)评选结果,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荣获2022年山东省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工程(优质结构工程)奖。目前3号线已有3座车站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并进入铺轨与机电设备安装阶段,临港站已进场部分围护结构已完成。
国产首台“重器”助力4号线建设
“广兴九号”盾构机顺利始发
3月2日,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项目“广兴九号”土压平衡盾构机顺利始发。其无喂片机式双螺旋结构,将有效降低喷涌的风险,实现了物料连续快速倒运,提高了施工效率。至此,由济南重工、铁建重工以及中铁二十局联合打造的国产首台无喂片机式双螺旋土压平衡盾构机,在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项目施工拉开了序幕。
6号线4座车站封顶
全线场段工程进入关键期
近日,6号线工程建设迎来多个节点。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孟王庄站至于家庄站盾构区间左线,“启鲁一号”盾构机历经3个月的地下作业后,终于在孟王庄站南端头盾构接收井“破土而出”,标志着6号线首个盾构区间单线顺利贯通,这个重要节点的完成,宣告项目施工春季会战首战告捷,6号线在“项目突破年”全速起跑。
与此同时,在6号线老屯站,会展中心站至老屯站区间右线盾构使用钢套筒技术顺利始发掘进,这是该项技术在济南地铁建设中的首次应用。6号线已有5个区间处于盾构掘进状态,预计到3月底,还将有4台盾构实现始发。截至目前,全线共有29个站点主体施工,4座车站顺利封顶,8台盾构始发掘进,项目建设正在稳定快速推进。
此外,梁王车辆基地造修库主体结构也顺利封顶,这是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场段工程首个单体结构封顶。截至目前,位里庄车辆段、唐冶北车辆段建设也进入关键期,仅位里庄车辆段现场,就有200余台大型设备陆续进场,实现24小时不间断施工,日完成桩基数量200根左右,目前已完成桩基12500根,占总数量的90%。各工区紧盯关键时间节点,铆足干劲、开足马力,在施工现场全力奋战。
8号线首根预制方桩顺利浇筑
进入实质性建设生产
2月7日,济南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首根预制方桩顺利浇筑完成。预制生产中坚持“样板引路”,做好施工工序验收、过程质量管控及预留预埋件细节管理等工作,圆满完成生产任务,为后续预制方桩生产提供了“样本”,这也标志着8号线一期进入实质性建设生产阶段。
9号线首个车站主体地连墙完工
开启基坑开挖结构施工
2月26日,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裴家营站主体地连墙W02幅完成闭合。至此,裴家营站主体地连墙顺利完工,成为9号线首个完成地连墙施工的车站,同时也标志着该车站即将进入基坑开挖和结构施工阶段。自2022年11月22日裴家营站首幅地连墙开始施工,通过不断加大工程机械设备、人力与材料投入,优化施工组织,有效提高建设效率,最终历时85天,顺利完成裴家营站及附属出入口161幅地连墙施工任务,为后续工程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每天清晨,一列列紫色“长龙”迎着朝霞,穿梭在城市之间,伴着运河涛声,驰骋于江淮大地,演绎着淮安城市交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近8年来,淮安有轨电车引领着绿色出行新风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轨电车沿线不少乘客均对有轨电车运营表示十分满意,目前淮安有轨电车又快又准,乘车体验也很舒适。 淮安有轨电车行驶速度从35km/h逐步提升至70km/h,全程运行时间从66分钟缩短至48分钟,电车运行速度的逐步提升,市民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小火车”每天开行280列次左右,运营近18小时,无论风雪交加的冰雪严冬,还是炎热难耐的酷暑盛夏,它总能如期而至。 有轨电车从主城区出发,穿越繁华街道,畅行在生态宜居新城,奔跑于文脉悠长的古城,它宛如一条紫色的丝带,连接城市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有轨电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城区间的时空距离,让“三淮一体”联系更加紧密,市民乘坐快捷的有轨电车出行,无论是休闲购物,或旅游探亲,还是品鉴美食,都是一段轻松愉快的旅程。 截至目前,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累计安全运行超1200万公里,服务乘客近5400万人次,日最高客流超5.5万人次,单线客流量全国领先。无论是速度、安全,还是服务,淮安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