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4月7日,地铁5号线25座车站已完成,全线共60条区间隧道,43条区间已贯通,累计完成45.28公里;其中,5号线南段(神机营-吉印大道)全长17.338km,正线轨道全长34.626km,已完成铺轨24.6km。5号线南段盾构区间已实现全线贯通;大校场主变已送电,4列车已进场,4个安装装修单位已进场开展前期施工准备。
南京地铁5号线是南北方向的地铁骨干线,线路南起吉印大道站,途径江宁区、秦淮区、鼓楼区,止于方家营站。线路全长为37.4公里,共设置30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其中14座车站为换乘车站。
列车的家,建好了!
日前,南京地铁5号线首列车在大校场车辆段“闪亮登场”!“当首列车迎着朝阳、踏着晚霞在车辆段轨道上试行驶时,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南京地铁5号线 TA08标项目技术主管邵博说道。
大校场车辆段位于南部新城内绕城高速与京沪高铁夹心地块,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由停车列检库、联合检修库等14个单体组成。它作为南京地铁5号线定修车辆段,承担全线配属车辆的定修、临修和该段配属车辆的接车、调试、停放、运用整备、清扫洗刷和双周三月检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列车的“家”。
邵博来自甘肃兰州,离家2000多公里,2016年他就参与了大校场车辆段的前期勘测工作。自2017年在大校场车辆段砸下第一锤子开始,他见证了从无到有:“这片之前就是一大块荒地,有村子、菜地、水塘,我刚到这里的时候只能住在集装箱,就守在车辆段边好勘测周边环境。”
从荒滩到库房,这期间他们克服了一系列重难点:车辆段的修建涵盖站场、路基、结构、装修等工程,项目繁多,工作内容繁杂。且各单体内的多个系统紧密相关,专业接口复杂、施工协调配合管理工作量大。另外由于车辆段占地面积大,对工程管理颗粒度提出更高要求。
“7年的时光,凝聚在看到首列车从库中出来的这一刻,这该是我人生中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了。接下来,我将继续做好车辆段的维护工作,配合好试车工作,让它们带着最好的状态和大家见面。”
车站装修,入场了!
“我们3月6日就进场开始临水,临电临边施工。吉印大道站是换乘站,我们入场后一直注意施工的各项工作。”中铁十一局南京地铁5号线工程车站设备安装与装修工程项目副经理蒋波说道。
地铁5号线吉印大道站位于将军南路与吉印大道交叉口,沿吉印大道设置,与S1线将军路站岛侧换乘。车站为地下一层侧式车站。与既有地下二层S1号线吉印大道站呈“T型”换乘。
蒋波的老家在湖北襄阳,距离南京700公里。“3月进场后,每天都在紧张忙碌中度过,需要协调的事太多,清明节假期也就不回家了。”
吉印大道站作为换乘站,机电管线种类多,综合布置要求高。依靠传统的作业方式与技术手段,项目实施难度大,风险系数高,吉印大道站创新采用了高技术水平的BIM技术,结合信息系统,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保证了项目高效率,高质量的运转。目前已建立了吉印大道站的车站管线BIM模型和漫游视频,过程中优化了许多管线碰撞问题。
春风得意启新程,策马扬鞭勇奋进。南京地铁将乘着希望的春风,瞄定奋斗目标,跑出建设“加速度”。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2022年铁道统计公报》(简称《统计公报》)。 2022年,铁路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统计公报》显示: 一是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有力有效。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9.84亿吨,比上年增长4.4%。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6.73亿人。 二是铁路运输安全保持稳定。2022年全国铁路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 三是铁路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82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4.2万公里。 四是铁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发布铁路国家标准6项、铁路行业标准31项、铁路行业计量规程规范2项。发布由我国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铁路联盟(UIC)、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标准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