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期间,由于上海铁路南站没有实施“安检互认”,导致大量到站客流集中换乘地铁时出现安检大排长龙的场面,旅客的呼吁与诉求引起了管理方的重视。“安检互认”,势在必行。
由于铁路南站“先天条件”不足,为尽快实行“安检互认”并最大可能降低对市民出行的影响,上海市交通委和上海铁路南站广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申通地铁、铁路、公安等部门,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后,共同研究并提出了南站换乘地铁的改造方案。在多方协调和支持下,轨道交通1、3、15号线上海南站站将实行安检外移,以满足“安全、专用且封闭”的安检要求。方案计划将自4月4日起开始试点,预期将极大方便来沪旅客出行。
南站管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方案是将铁路南北出站口、地铁3、4号口以及主通道区域进行铁马的围挡,旅客从火车站出站后就可以免安检直接进入地铁,同时为了方便过往旅客的出行,还会将地铁的安检功能外移。方案同步优化了金山铁路的到站客流换乘地铁的安检步骤,同时,考虑到金山铁路换乘地铁的客流需求集中在早高峰通勤时段,计划采取活动围挡的形式,在早晨7时至8时30分进行临时封闭,以适应客流高峰期的特殊需求。
目前,南站管委会办公室正牵头加紧对通道封闭后的人流走向进行细化,并计划通过标识标牌优化改良、设置应急疏散门、设置无包通道、客流组织的管控调整等措施对上述方案进行最后优化。预计将于4月3日晚上围挡施工,同步做标识地贴,保障乘客顺利出行。各部门也将积极倾听市民乘客呼声,不断改进服务举措,进一步优化乘客出行路径,完善各项应急保障措施,提升设施设备便利性,提升市民乘客整体的出行体验。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