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在成都市青羊区,由一辆废旧公交车改造的“巴士驿站”吸引市民前来纳凉。“巴士驿站”以打造户外劳动者幸福港湾为目标,面向周边户外劳动者免费提供冷热饮、阅读、手机充电、休憩等服务。“巴士驿站”内部虽然面积有限,但配有沙发、空调、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等设备,还准备了应急药品以及AED。
我们应该承认,现如今各个城市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公交车“退役”,而这些“退役”的公交车大多都进行“报废”处理。而今,成都让废旧公交车转身成为“巴士驿站”,成为居民触手可及的休息纳凉点,不仅是低成本的资源再利用,也是另一种物尽其用。因此,各地不妨借鉴其成功做法,对废旧公交车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附近居民的优质场所,从而让更多的废旧公交车实现华丽转身。
一是要根据居民社区分布,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和掌握群众所需,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力求最大限度补齐社区短板,提升“最后一公里”民生服务水平。可将废旧公交车改造为不同主题的“巴士驿站”,如可购买借阅的“微型书店”、经营日常生活用品的“微型超市”、提供休息的“户外劳动者驿站”等,满足群众日常生活的不同需求。
二是要结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合理选择“巴士驿站”的设置点位,确保有效利用社区、街头、广场等边角空间,避免占道经营、影响交通等问题发生。同时,要严格选择合作伙伴及经营者,并引入智慧物流、大数据等推动“巴士驿站”转型升级,确保为群众提供的服务更加周到、向群众销售的商品更加实惠。
三是要依据当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规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食药监督以及物价、卫生等职能或执法部门,加强对“巴士驿站”尤其是提供商品销售服务的“巴士驿站”的日常检查,在指导其守法经营、文明经营的同时,重点为其解决经营中的难题,消除违规经营的苗头,真正为这些废旧公交车华丽转身提供帮助。
总之,在人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痛点难点,关键是如何去发现,进而通过盘活资源、创新服务予以解决。在这方面,“巴士驿站”不仅是一个尝试,更是一个启示,期待有更多不同主题的“巴士驿站”后来居上,成为服务居民生活的新亮点。
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交通运输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埋头苦干、担当奉献,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基础设施 (一)铁路。 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8%,电化率为76.2%。 图1 2020-2024年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二)公路。 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9.0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35万公里。 图2 2020-2024年年末全国公路里程 年末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534.4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46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97.3%、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77.75万公里、增加1.53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14.2%、提高0.1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19.07万公里、增加0.70万公...